第119章 我全都要
第119章 我全都要
“他爹!”汪硕指指无奈撇著嘴的叶晶,
“伯父真高!大义灭亲啊!”马未督惊嘆。
不得不说,老一辈的人是有这种觉悟的。
“那你们现在什么打算?”马未督追问道。
“打算?接著干老本行唄!”
叶晶因为这次倒卖被关进去好几个月,虽然没有龙场悟道,但是思想上也没有被成功改造,反而路径依赖愈发深重。
“不过不卖电子表了,就弄点服装什么的,风险小得多。”汪硕补充道。
“其实钱也挣了不少,实在不行,咱也开饭店去!我最近正琢磨著呢!”叶晶狠狠地咬了一口嘴里的排骨。
“我听都督说,你也是作家,写的东西也发表过,怎么后来不搞创作了呢?”刘培文好奇道。
“我原来觉得自己牛啊!”汪硕闻言把手里的筷子放下,嘆了口气。
“內时候年轻,看这些老傢伙写的书,哪本儿我都不服,什么玩意儿?我写肯定比他们强!
“结果写了俩短篇,从此老实多了。”
刘培文万没想到,后来在国內文化圈、影视圈掀起风潮的汪硕,此刻竟然是个扑街。
或者说,此刻的汪硕,已经沉迷在商海之中难以自拔,根本无心写作。
等等吧,等再穷点就知道努力了。
几人吃完饭,汪、叶二人洒然离去,接著去校门口蹲点了。
刘培文则是带著马未督前往不远处的帽儿胡同。
“这房子在帽儿胡同16號,对,就这儿!”马未督指了指门上的红牌子。“这儿啊跟隔壁的15
號是一家。原来呢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房子,格局是两路二进院。”
“两路二进院,什么意思?”刘培文站在门外,打量著大门,隨口问道。
“您看旁边那门了吗”马未督指了指靠西侧一点的广亮大门。
“原来呢,这宅子只有那一处门,进来之后,前院是通的,里面分別是东西跨院,东边院子是少爷家,西边院子是老爷家,算是大府邸了。这种就叫两路二进院。”
“那现在是拆成两个院子了?”刘培文指指东边一侧的蛮子门。
“对,这蛮子门就是后来修的,里面的前院现在也都砌了两道墙,各自隔开了。
“咱们今天看的是西院,也就是原来老爷住的房子,比东院大,也更规整。”
马未督介绍完毕,带著刘培文走到门前叫门。
不多时门开了,里面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带著一个金丝边眼镜,一副斯文模样。
“马编辑,欢迎啊!这位是?”
“高先生,这位是我之前说的想买房的朋友,姓刘。”马未督简单介绍几句,也没透露刘培文的身份。
“好!看房子我欢迎啊!”高先生客气的笑了笑,伸手往前带领两人。
“这个房子最早是个跨院,我们家买了之后呢,拆成了两个院子,手续也是两套。现如今家里人都去了南方谋发展,我也有心去做点事情,所以打算把西边这个院子卖了筹点本钱。”
刘培文点点头,像他这种情况,並不罕见,如今改开浪潮之下,机会遍地都是,把握得住,也许就是鱼跃龙门。
“这边是三间倒座房,右边原来有个月亮门,现在砌了墙,跟隔壁分开了。”
几人往前走,刘培文抬眼就看到了二进院的垂门。
垂门可以说是二进四合院里一个极尽展露奢华的地方。
由於四合院的外观大都低调內敛,与旁人区分不大,但二进院子的垂门不同,这里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主人炫耀其品味或財富。
故事里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指的就是垂门。
这里的垂门有点像刘培文前世对府院大门的印象,大门高出地面四个台阶,门上是四枚梅门簪,门前还有一堆门墩,两侧面墙则是漂亮的装饰砖,上面雕刻的都是大卉。
推门进了內院,这里是一个阔大的空间,比百深处34號的院子足足大了一大圈,满铺的石板地面,四个角落里,靠南的两个种著石榴,贴近正房的两处则是两棵海棠。
抄手游廊环抱整个院落,把东西南北四处的房屋联繫在一起。
“南房、东西厢房都是三间,正房三间带耳房。”高先生大概讲述了一下布局。
刘培文一边跟著前进,一边细细打量著周遭的一切。
从垂门到抄手游廊,漆面和陈设保存的都很好。
“这房子住起来很舒服的,”高先生说道,“外院倒坐房里有土暖气,正房和耳房打通做了单独的厕所,室內的!你看我们把这些窗户都换过了,採光也好!”
刘培文四下里看完,心里倒是非常满意。
“怎么样,刘先生,我这个房子卖你三万块不多吧?”
“三万块钱,未免有些太高了吧?”刘培文隨口说道,“两万四,您意下如何?”
“两万四!”高先生睁大了眼!
“这可是我上一辈传下来祖產啊!得加钱!”
马未督一看这架势,也加入谈判阵营,仁人你来我往谈了半天,高先生咬死在两万六不肯再降了。
刘培文也没思付太多,直接拍板同意。
不过这两天正放假呢,交割手续还得过一段时间。
“培文你真是大手笔啊!”回去的路上,马未督感嘆道,“两万六,眼晴都不眨一下!”
“我觉得相比我收藏的那些真品古画,这栋房子真不算什么。”
马未督只觉得这话有点枯燥。
“对了,”他忽然想起来,“您这边儿要是能定住,恭俭胡同那个房子我明天跟他说说去。”
“说啥?”刘培文隨口问道。
“不是不买那边了嘛,我跟人言语一声。”
“没说不买啊?”刘培文摇摇头。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