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一锤定音
督督,您吉祥啊?
“你是?”刘培文面露迟疑。
“哦!容我自我介绍,我啊,叫马未督,是青年文学的编辑。”
马未督支起自行车,伸过手来要与刘培文握手。
刘培文赶忙从摩托车上下来。
“您这摩托车可够神气的,不便宜吧?”他一脸羡慕地开口赞道。
“嗨,就是代步工具,说实在冬天骑这个太冷了!”刘培文摆摆手,“你这是?”
马未督闻言,又解释了一番。
原来他今天是来拜访一个归国华侨,了解一点之前的文玩掌故。只可惜没见到人,本来下楼的时候还有点失望,没想到一出门竟然遇见了刘培文。
俩人细聊之下,刘培文这才知道,上次《没事儿偷著乐》开座谈会的时候,
其实马未督就在现场,只不过当时刘培文心里装的都是“现代派”论战的事儿,
根本没注意到他,俩人也没搭上话。
“这么说,你还懂文玩收藏?”刘培文故意把话题往这方面靠。
“要说懂得很多我不敢当,但有些品类比如瓷器啊,杂项之类的,我还成,
见过点东西。”马未督非常谦虚。
“正好,我正想找人问问呢!”刘培文一拍大腿,“我买了个四合院,想置点古董家具用,这方面,你有什么好建议没有?”
其实他之前不是没想过找张白驹打听打听,毕竟论到玩古董收藏,如今的马未督拍马也不及张白驹。
但是张白驹毕竟年事已高,总不能让老人家为了自己买几个古董家具之流再去奔走吧?
所以这种事儿就不如找马未督这种年轻人来得方便。
“这么说,你买来不为收藏,就为自己用?”马未督问道。
“也不全是,”刘培文口气很大,“有什么名人字画、精品瓷器,也可以收藏一点,只要是真品,一样买个十件八件也不打紧,我这也算是保护性收藏!”
“好一个保护性收藏!”马未督被刘培文的口气镇住了。
“不瞒您说,我自己手头也紧,平常都是自己私下里寻摸东西,自己手里东西其实不多,不过看得確实不少,您要是有兴趣,我这会儿带您去买也行。
“如果你按你说的那个什么『保护性收藏”,不想费工夫去寻摸的,那就直接去文物商店买就行。”
“文物商店?”刘培文好奇道。
他在燕京这一年多功夫,除了上班就是写作,平日里閒逛的时日少之又少,
还真不知道文物商店是什么。
“您贵人多忘事!”马未督笑道,“就是国营的文物商店啊,东西保真,有钱就卖,不用担心打眼。”
在八十年代,文物作为出口创匯的一种经营项目,一般都由国营商店统一经营,这些商店在收到珍品后一般转交给博物馆,相对普通的文物则是一概可以卖出。
针对外国人,还有专门的服务部,可以收取外匯。
“那我要是想买点自己用的家具呢,不用太老的。”刘培文又问道。
“那就去信託商店,西单、菜市口、天桥、西四、东四、北新桥、新街口·多了去了!单论家具,东华门多些,也能淘到一些不错的。”
马未督所说的信託商店,其实就是国营的典当行,不过当时的信託商店大多是做寄售服务,物品卖出,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没有卖出,可以原封不动的拿回,无需交费。
不过毕竟都是些市民日用物品,相对文物商店的珍贵程度要差不少。
刘培文思付半天,还是想先见识见识古董买卖。
八十年代会经歷价格闯关他可是知道的,银行的利息能到10%以上,但即便如此,与其存钱,也不如换成东西。
马未督听他说想看文物,又介绍起来。
“最近这一阵,琉璃厂东大街正改造呢,我经常去的那个悦雅堂搬到燕京饭店西楼去了。您这会儿得空吗?我陪您看看?”
刘培文自然点头同意,马未督见状,乾脆把自行车放在新侨饭店,坐上刘培文的摩托后座,俩人一溜烟直衝燕京饭店。
到了燕京饭店,从摩托车上翻身下来,马未督脸都冻青了。
他使劲拍了拍脸,又揉搓了片刻,终於觉得麻木的脸上有了几分知觉,这才堆起个笑脸,带著刘培文朝西楼大厅走去。
来到大厅里,马未督带著刘培文走到一处柜檯前,跟柜檯前的服务员打了个招呼,显然极为熟稔。
刘培文打量了一下这处柜檯,玻璃柜檯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圈,后面靠墙还有一排高柜,高柜顶上则是一些大瓶,这里的物件大都存放良好,只是没有名签、价格,更像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陈列柜。
此刻柜檯前也有不少人在围著观瞧“培文,您看看有入眼的没有?”
刘培文凑到柜檯前,仔细观瞧起来,
两世为人,他对古玩这行完全是门外汉,看东西全凭自已对於物件外形的感受。
“这个不错。”他指著一个巨型的深蓝大碗,釉色上有很多白点星罗棋布,
“做个笔洗蛮不错。”
“哟,你这眼光可真不错!”马未督夸讚道。
“这大碗普通人看不出精彩,其实这个叫洒蓝釉,又叫雪蓝。面的釉是用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上去的,做成这个形制,肯定是官窑的作品。”
“您说的没错。”服务员笑著说道,“这是明代宣德官窑洒蓝大碗,在最近收到的文物里算是很不错的。”
“这样一件得多少钱?”刘培文看著马未督问道。
服务员倒是先回了话,“这件38块。外匯券买的话只要28,或者10米刀。”
这样的定价其实是跟官方匯率不符的,跟实际匯率更接近。
“多少?”刘培文有些震惊。
在他看来,一件距今五百多年的真品官窑瓷器,还是工艺不错的,居然只要38块。
如果在前世,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能买到一件文物?说出去別人只觉得你比缅北都狠。
“我要了!类似年景的东西,还有没有?我可以付外匯券。”刘培文此刻只觉得这一趟是来著了,要是只买一件回去,自己怕不是亏大了。
马未督则是加了一句话,“最后咱们看看数量再谈价格!”
说罢用眼神示意刘培文別轻易同意报价。
刘培文恍然,看来之所以不掛標价,就是讲价空间不小。
就这样,服务员一连找来十几样各种款式大小的瓷器,刘培文听著马未督一个个介绍,一路挑选著,最后足足挑了十件,才肯罢休。
“培文你这个『保护性收藏”可真厉害啊!”马未督讚嘆道。
平日里他寻摸文物,来这种文物商店极少,因为价格太透明,自己那点收入,根本买不了几件,所以他更爱去人家里寻摸,有时候一块、五毛就是一件真品,他手里的好多收藏就是这么赞下来的。
可是要是有钱,谁不想这样干呢?
刘培文这一小时的收藏记录,足足就顶上自己一两年的收穫了!
跟著服务员去交了钱,有约定好了送货时间,刘培文这才带著马未督重新往新侨饭店开去。
“今天真痛快!”马未督下了车,脸虽然还是僵硬,但眼里的笑容是藏不住的,“培文你要是对收藏感兴趣,改天我带你去博物馆,国博那边出了一大批名人字画,价格不高,贵的一二百,便宜的几块钱的也有!”
“那感情好!”刘培文乐了,他正愁自己这外匯券没处呢。
“不过赶明还是先帮我淘换点家具。”
两人约定好过后见面的时间,这才各自散去。
马未督骑上自行车,忽然想起,自己最初跟刘培文打招呼的时候,好像是想约个访谈来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