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我觉得你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一定是很克制的,很多情节和故事,都是寥寥几笔,没有展开,回味的空间却留得很足。”

“眼力见涨啊!”刘培文竖起大拇指。“这部小说我可是从八九万字刪减到最后的五万字!”

“哟,怎么还捨得刪稿子了?”张德寧吐槽道,“你不是最喜欢稿费吗?少这么多字,稿费可是要少一大截!”

“主要是我写完了之后,感觉自己写得太满了。”

刘培文挠挠头,回忆著当时的情境,总结道。

“一个故事,如果讲完了,讲尽了,就好比一条路走到了头。听故事的人,

又该往哪走呢?

“所以我故意把內容写成片段式的,闪回式的,就是想让人自由想像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故事。

“当然了,该有的稿费,那是一分不能少的,咱们社里愿意多给,我也能接受!”

“你这张脸皮啊,我看还在你的小说之上!”张德寧点评道。

“能发?”这才是刘培文最关注的。

这部小说其实有点敏感,刘培文自己也是能感受到的。

首当其衝的就是书名,其次是故事背景放在香江,在如今这个大潮下,也不知道有没有发表上的阻碍。

“我得问问。”张德寧也说不好,只得让刘培文回去等等消息。

十一国庆节,刘培文惯例去找弟弟,结果收到的消息却让他有点惊讶。

“搞科研,大二搞科研?”刘培文好奇道。

来到宿舍,听了张强的解释,他才知道弟弟居然参加了一个科研项目,跟著好几位老师一起闭关搞科研去了。

“树根可是专业课第一名啊!”李树生讚嘆道,“私下里还有好多老师给开小灶呢,听他说,平常没少扔给他题做。”

刘培文点点头,既然宿舍的人都语焉不详,他没法继续追问。

不过一个大二的学生,能参加多大的项目?估计是热衷解题,所以被老师拉去当帕鲁了吧?

不过看看宿舍里同学羡慕的眼神,他明白:就这多少人想当都没这个门路呢!

从水木出来,他骑车回到了百深处34號。

上午已经拜访过张白驹,此时放假的他忽然觉得自己无所事事。

坐在树下,风渐吹起,树叶扬起又跌落。

刘培文发了一会呆,修地起身,走进书房取出了自己的板胡。

想起上午送到张德寧那里的《甜蜜蜜》,他乾脆尝试用板胡拉一曲试试。

奈何板胡这样高亢的乐器,对於如此柔软的曲子实在是不够匹配。

思付片刻,他忽然想到一首適合的曲子。

旋律再次响起来,这次换成了《天空之城》。

与小提琴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刘培文这下舒服了。

很是拉了两三遍,把其中的节奏拿捏好了,他才停下。

修忽飘来的叶子,调皮地落在他的肩头。

这时,许久未有来客的门,被敲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