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信息交流站
梁国庆的话说的很直接。
陈光耀也很直接。他没说话,只是用下巴点了点外面。那意思是说,我想要的东西就在门外。
“什么意思?”梁国庆有些诧异。
在他看来,像陈光耀这样十七八刚毕业的小伙子,最缺的是什么?自然是钱。
今天叫陈光耀来之前,梁国庆已经让侄子梁显超暗中调查了一番。陈光耀没什么背景,也確实是梁晚竹的高中同学。
高考之后閒来无事,托门路到了自己手里的一个工地去帮忙。那天晚上也是跟著车队的队长出现在ktv里面的。
“梁叔,我进来的时候在门口看了看,”陈光耀开口道,“您门口的黑板上写著一条消息:园小区工地急需要招一批油工。我想让你帮我搭一下这条线。”
所谓油工,就是粉刷工,以刮腻子刮大白滚油漆为主要工作。
梁国庆的眉毛挑了起来。
他坐直身子问道:“你要干嘛?”
梁国庆这家建筑諮询公司,可以称之为一个典型的建筑市场信息交流站。
他在通河县的关係网错综复杂,信息来源广大。开了这家建筑諮询公司,不论是一些拆迁开发的小道消息,还是实打实的工地进场开工、劳动力短缺、材料物资採购,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流通,都是梁国庆赚钱的本事和倚仗。
像园工地这个正在建设施工的小区,急需要一批油工的消息,便是这个信息交流站作用的体现之一。
“自然是包活儿啊,”陈光耀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来,看上去人畜无害,“难不成我还要去学油工?”
“你有队伍吗?”梁国庆把菸头掐灭在菸灰缸里,“园小区是目前咱们通河县在施的最大的住宅工程,他们对队伍的要求很高。可不是你到哪抓几个工人就能应付的了的。”
“那是自然,”陈光耀点点头,“梁叔你就帮忙搭条线,成与不成那就是我的事了。”
“…”梁国庆顿了顿,最终还是掏出手机来,“这个號码你记一下,是园小区总承包单位生產经理范文城的电话。你今天晚上六点以后跟他联繫,我提前替你垫话。”
陈光耀也不客气,嘴上说著谢了,欠身从梁国庆的桌子上抽过一张纸,刷刷的把號码抄上去,麻利的揣进兜里。
梁国庆看著陈光耀的动作,乾净利落,目標明確,丝毫不拖泥带水。
心里也是多少有些惊讶:一个初出茅庐的十八岁小伙子,怎么说话做事如此老练?
做完这件事,陈光耀並没有起身离开,而是又问道:“梁叔,你今天叫我过来,肯定还要问问昨天晚上的事情吧?”
梁国庆看著陈光耀,点点头笑了。这小子看著年岁小,人情世故方面倒是很懂。
如果只是单纯的叫他过来,不疼不痒的感谢一番,或者给点儿蝇头小利,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
答应帮忙牵线搭桥,那是对昨晚陈光耀出手相助的感谢。好处既然给了,昨晚的事就算翻篇。
接下来,梁国庆还想知道昨天晚上更多的一些细节。
见梁国庆点头,陈光耀也不卖关子,直接开口道:“昨天那个事儿发生的很突然,我能回忆出来的细节也並不多。但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梁叔你们应该已经找到砸你车的人了吧?”
“嗯,”梁国庆点点头不置可否,“超子下午时候出去就为了这个事。”
下午的牌局上,梁显超接了个电话就出门了。虽然嘴上是说打牌手气不好,实际上却是因为,昨晚上砸车的人已经找到。
梁显超出去,就是要把人“带”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