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帝妥协了,没再坚持让大殿內气氛轻鬆不少,不少官员脸色也变好了起来。

济寧和徐阶也鬆了一口气,刚才感觉在死亡边缘徘徊,冷静下来,感觉背后都湿透了。

泰康帝抬手示意,问道:“诸位爱卿,都看过这十份卷子了吧,此三份卷子最优秀,可有问题?”

泰康帝抽出三份试卷,对著眾官员示意道。

眾官员此时都有劫后余生感觉,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不管看没看到试卷名字,都齐声躬身道:“陛下英明。”

泰康帝见状,露出一丝阴谋得逞的笑容。

於是拿出第一份卷子,微微笑道:“自古江南出才子,这次会试,李前程取得会元,如果再取得状元,那就是连中三元,也是一段佳话。”

“陛下英明。”眾官员知道这个李前程就是板上钉钉的状元了,没得跑了。

泰康帝接著说道:“那就李前程为状元。”

“至於榜眼,那就吴志远吧。”

“陛下英明。”

吴志远,不少官员都有些了解,前阁老的孙子,父亲也在地方任职,在朝中关係盘根错节,很有影响力。

“至於探?那就选荆平安吧。”

泰康帝选择荆平安的原因,有两点。

一点是,荆平安的考卷的確是深得他心,文采斐然,有状元之才。

另一方面,定远伯爵府发生的事情,让他对荆平安有点感兴趣。

“陛下,荆平安的卷子的確答得不错,可是对异族策略,有点过激。”一官员忙出列反对。

泰康帝看了一眼那个官员,这傢伙妥妥是一个保守派,讲的是以和为贵。

泰康帝悠然自得,慢慢地道:“朕倒是觉得这卷子写得很有意思,深得朕心。”

“陛下圣明。”

大部分官员都是人精,听得出泰康帝的语气很坚决。

於是纷纷赞同,至於有多少是真心,无从得知?

那个反对官员也很狡猾的退了回去。

泰康帝冷冷一笑,看了下面站立的群臣一眼,语气不容置疑说道:“就这三人吧。”

“是,陛下。”眾官员看到泰康帝这么斩钉截铁,都不敢说什么。

在北华王朝,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组成,大部分品秩不高,甚至很低,但其政治地位却极为突出。

制度上赋予了言官广泛而重大的职权,其中尤其为人们所关注的是规諫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纠察百司、百官,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

所以言官总会有些不怕死的人,没有眼力见的,以规諫皇帝为荣。

一名御史言官出列反对道:“陛下,荆平安的卷子的观点,太激进,会激化和异族矛盾,不利於边境和平。”

“一旦被评为探,恐怕將会影响国家安定。”

群臣都齐刷刷地看向那个言官,你这傢伙也真敢说,一个刚入官场的小官会影响国家安定?

那言官被群臣看的嚇了一跳,他只是下意识反对一下,突出自己的存在感。

“你是北华王朝的人?还是异族之人?还是你对朕这些年有所不满?”

“处处站在异族角度,如果不愿意成为北华王朝的官员,我可以把你送到异族去当官。”泰康帝淡淡的说道,那话语犹如刺骨利刃。

那言官一听,嚇得他身上都冒出冷汗了,浑身发抖。

忙跪下磕头说道:“臣,不敢。”

泰康帝看著在那里磕头,发抖的言官,也懒得收拾他,冷冷道:“退下吧。”

泰康帝有些不耐烦开口道:“前三名已定,就这样吧,其余名次,你们定好呈上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