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这次还带着“十五亿美元”的项目归来,卡丹尼科夫和别列佐夫斯基在重视之余,心底不免又多了几分审视和探究。
寒暄过后,别列佐夫斯基直接切入正题,问出了卡丹尼科夫也同样关心的问题:
“秦,这里没有外人。你和伏尔加厂的这次合作,这十五亿美元的投资,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确有其事,还是……”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秦远看着两人,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意味深长地说:“这个项目是真还是假,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更取决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它正在发生的剧变。”
“什么意思?”卡丹尼科夫追问。
秦远解释道:“我们打出的这个招牌,可以变成真的。奇瑞确实在扎实造车,我们两家合作,技术共享,市场互通,绝对是1+1大于2的效果,能实实在在造出好车。”
他话锋一转道:“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合作带来的巨大声望和信用,快速建立一个庞大的资金池。”
“资金池?”别列佐夫斯基心中一动,果然如此!
卡丹尼科夫也来了兴趣,身体前倾:“秦,详细说说!”
秦远也不再绕圈子,直接摊牌:“我这次来苏联,首批带来了一亿美元的资金,后续还会有两亿美元注入。但这笔钱,我的首要用途不是直接投到建厂上,而是用来建立一家银行。”
“银行?!”
卡丹尼科夫和别列佐夫斯基几乎异口同声,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这一步棋,走得太大、太超前了!
“没错,就是银行——远东国际银行。”
秦远肯定道,目光扫过两人,“如果二位有兴趣,我很欢迎你们入股。多一份力量,银行也能更快站稳脚跟。”
他并不介意拉他们入伙,他们的资源和背景能带来更多保护伞和便利,能让这个金融机器更快地运转起来。
远东国际银行,可不会只在莫斯科一座城市吸储。
圣彼得堡,基辅、塔什干、明斯克、新西伯利亚都是他未来的分行地点。
他贪心得很。
“所以,奇瑞与伏尔加的深度合作,在前期会侧重于技术交流、零部件采购和人员培训。而要真正启动那个十五亿美元的新工厂计划,”
秦远顿了顿,抛出了核心谋划,“我们需要向外融资。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项目盘子,去吸引投资者。”
“不是向普通民众集资?”别列佐夫斯基有些诧异,这和他最初的猜想略有不同。
秦远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容,摇了摇头:
“普通民众的卢布,我们银行自然会用更高的利息去吸收。”
“但是这个十五亿美元的项目,我们要吸引的投资者是……”
他缓缓吐出几个字:
“那些西方的银行家和资本家。”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卡丹尼科夫和别列佐夫斯基都被秦远这个胆大包天的构想震撼了。
用苏联的资产和前景做诱饵,去撬动西方资本?
这是他们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但.有可能成功吗?
绝对有可能。
苏联,中国两个庞大的市场,再加上这又是西方资本一直想进入的汽车产业。
秦远的这番操作,简直是将国际金融游戏玩到了极致!
两人倒吸一口冷气,消化着这个庞大的构想。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