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的莫斯科,阳光正好。

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铁与血的味道,以及新旧时代交替前特有的、躁动不安的气息。

伏尔加汽车厂,厂长办公室。

卡丹尼科夫手中拿着刚刚送来的《消息报》,目光快速地扫过头版头条的每一个字。

当他的视线落在“圣彼得堡”和“波罗的海啤酒厂”这几个关键词上时,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他

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沙发上的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前几天,别列佐夫斯基慌慌张张来到伏尔加厂,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去。

两人通过报纸上知道了秦远的消息后,都松了口气。

不过,卡丹尼科夫显然关心的更多。

“鲍里斯,”

卡丹尼科夫将报纸推过去,手指点了点那篇报道,“这个波罗的海啤酒厂,是不是就是去年才在圣彼得堡完成整合的新厂?”

他对于这家啤酒厂有印象,当时还登上了报纸。

别列佐夫斯基常年在欧洲那边往来,对于圣彼得堡这样一个枢纽,他是熟悉的很。

他放下咖啡杯,接过报纸快速浏览了一下,点了点头道:““是,这家啤酒厂效益不错,生产的‘波罗的海’牌啤酒远销到好几个加盟共和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卡丹尼科夫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你觉得,这报纸上说的,远东贸易会和这家啤酒厂有合作,有几分可信度?”

他本能地觉得,秦远的手伸得似乎有点太长了,从汽车突然跳到啤酒,跨度太大。

别列佐夫斯基耸耸肩,不以为意:“倒也不是没可能。或许是圣彼得堡那边想利用他的渠道,把啤酒卖到中国去呢?”

“毕竟,中国市场的潜力可是肉眼可见的在持续增长。”

因为这一次汽车销售的比拼,别列佐夫斯基对于中国这块市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两人聊了一会儿并没有纠结,而是集中到了奇瑞与伏尔加合作造新车上。

这个消息,他们早先在奇瑞建成的发布会上就已经听闻了,秦远也派人和他们通了气,对此也是乐见其成。

但是15亿美元的投资,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过别列佐夫斯基却是想到了什么,他心中隐隐有一个猜想。

这笔规模庞大的投资,八成是个幌子,目的是为了将这个合资项目搞得震天响,而后从民间集资。

换句话来说,就是,造大饼。

从轻信的苏联人手中掏钱。

让他们都来投资这个规模宏大的,有政府支持,而且还是两大车企的合作,可谓是噱头满满。

他猜到了,但是无法参与其中,深感可惜。

两人交谈着,外面传来敲门声。

秘书推门进来汇报:“厂长同志,秦远先生的车队已经到了厂门口,另外,很多报社的记者也闻讯赶来了。”

别列佐夫斯基立刻换上笑容,对卡丹尼科夫道贺:“阿纳托利,恭喜啊,你们伏尔加厂这次可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面前都露了大脸!”

“这个合作要是真能达成,未来你再进一步,进入部长会议,也绝非没有可能啊!”

卡丹尼科夫心中一阵滚烫。

他这个人,贪心得很。

贪财,贪名,更贪权。

别列佐夫斯基的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伏尔加汽车厂厂长已是高位,但若能凭借此项目更上一层楼,跻身国家权力核心,那将是另一番天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

整理了一下西装,对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位副手说:“走,我们一起去迎接秦,这可是我们伏尔加厂的贵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