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尔站在门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场荒唐而惊心动魄的决斗,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落幕了。

他可以想象,当森林那边扑空的人群得到消息后,会在巴黎引发怎样的二次轰动,以及那些小报记者们会如何描绘这场“消失的决斗”。

《血字的研究》恐怕又要迎来新一波的销售热潮了。

只是这一次,伴随着小说名声的,是两位贵妇人之间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决斗传奇。

而他自己,作为这场传奇的“导火索”和唯一在场的男性见证人,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是巴黎沙龙里的焦点。

“造孽啊……”他再次用中文低叹一声,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

罗斯柴尔德夫人与索菲娅决斗的最终结果,果然在巴黎乃至整个欧洲的舆论场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这场决斗因文学争论引发,关乎贵族名誉,过程又如此戏剧化……

热度直接盖过了法国议会里关于是否要追加越南军费以及是否要彻底取缔耶稣会的争吵。

巴黎的媒体率先陷入了狂欢。

尽管无法获得决斗现场的细节,但这丝毫阻挡不了记者们奔放的想象力。

《小日报》、《灯笼报》等一众小报自然是这场狂欢的急先锋。

它们用极其香艳和夸张的笔触,描绘着那场没有男人在场的“世纪对决”:

【玉体横陈,剑光映雪!——独家揭秘罗斯柴尔德夫人与俄国玫瑰的私密决斗!】

《小日报》的头版标题触目惊心,内文更是极尽渲染之能事:

【……在那间隐秘舞厅内,两位出身显赫的绝色佳人,褪去了世俗的华服,手持寒光闪闪的利剑……

……她们的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凝脂般的肌肤,每一次格挡与突刺都展现出力与美的结合……

……汗水沿着光洁的背脊滑落……

最终,罗斯柴尔德夫人,在谢尔巴托娃小姐那令人遐想的臂膀上,留下了象征胜利与荣誉的‘第一滴血’!……】

这类报道极大地刺激了市民的猎奇心理,报纸一上架便被抢购一空。

人们争相传阅,对文章中那些模棱两可却又引人遐想的描述津津乐道。

“上衣尽褪”的规则,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其热度甚至超过了决斗本身的结果。

较为严肃的大报则立场分明,争论不休。

《费加罗报》和自由派报纸,在报道此事时,一方面批评决斗这种野蛮的陋习,另一方面却难掩赞赏:

【……当一位女士的名誉受到挑战,罗斯柴尔德夫人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以惊人的勇气,拾起了本被视为男性专属的武器,以最直接的方式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这难道不证明了,在勇气与荣誉感上,女性丝毫不逊于男性?或许,这正是某种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

而保守派的《高卢人报》,以及教会背景的《十字架报》则认为这是对上帝赋予的女性角色的亵渎。

还有一批人,试图将此事拔高到“国家荣誉”的层面:

【……罗斯柴尔德夫人不仅维护了个人荣誉,更维护了法兰西的尊严!】

一时间,巴黎的报纸上各种观点激烈碰撞,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将这场决斗赋予了远超其本身的意义。

然而,巴黎的报纸终究还需要顾及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颜面以及基本的事实底线。

而巴黎以外的欧洲媒体,则更加没有顾忌。

罗斯柴尔德夫人只是法国的贵妇人,索菲娅更只是一个俄罗斯的贵族之女。

比如伦敦,关于这件事的舆论甚至开始有些“失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