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找到吉戈局长的时候,对方也只是含混地回应:“那只是传言,我们没有收到任何一方的举报信件……”

处于风暴中心的,除了两位贵妇,当然就是莱昂纳尔。

尽管莱昂纳尔百般不愿,但所有报道都指出,他是罗斯柴尔德夫人指定的见证人之一。

而决斗的导火索,正是对他作品《血字的研究》的争论。

于是,圣日耳曼大街117号,遭遇了自建成以来最猛烈的围攻,比1789年7月14日的巴士底狱还要惨烈。

从清晨到深夜,楼下永远聚集着数百名记者和好事者,不仅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更是直接截断了交通。

他们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端着笔记本和铅笔,眼睛死死盯着大门出口。

只要有任何形似莱昂纳尔的年轻男性出现,便会一拥而上。

“索雷尔先生!请问您对两位女士的决斗有何看法?”

“您认为您的《血字的研究》应该为此负责吗?”

“罗斯柴尔德夫人选择您作为见证人,是否意味着你们之间有特殊关系?”

“决斗时您会全程观看吗?对于‘上衣尽褪’的规则您作何感想?”

各种问题,从严肃到八卦,从文学到香艳,像冰雹一样砸向那扇紧闭的公寓大门。

管理员被吓得面色发白,几次上来恳求莱昂纳尔:“索雷尔先生,行行好,出去跟他们说点什么。”

或者提议:“干脆从后门溜走吧,其他房客都在抱怨了。”

莱昂纳尔当然没有答应,因为后门也全是记者在守株待兔。

他躲在客厅窗帘后面,看着楼下黑压压的人群,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他想起前世那些被狗仔队追拍的明星,终于体会到什么是“顶流”的烦恼。

“造孽啊!”

莱昂纳尔忍不住仰天长叹,用中文低吼了一声。

这真是无妄之灾!

他只想安安静静地写小说,怎么就卷进了两个女人的战争里,还是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

更让他心烦的是,《血字的研究》确实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伦敦的《良言》杂志社和法国的《小巴黎人报》都给他发来了电报,欣喜地告知销量暴涨。

莱昂纳尔忿忿地把信扔在桌上,他现在只想尽快解决这场闹剧,让自己回归正常的生活。

被围困的第三天傍晚,莱昂纳尔终于找到了机会。

一楼底商的餐厅老板愿意帮忙,让他从餐厅的厨房后门溜走。

那里通向一条狭窄的、堆放垃圾的小巷,平时很少有人注意。

这位老板也是苦不堪言,聚集的人群已经让他的餐厅好几天没有生意了。

午夜时分,巴黎的喧嚣渐渐沉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马车声和野狗的吠叫。

莱昂纳尔穿着深色的外套,戴着一顶压得很低的便帽,悄无声息地溜出房门,沿着楼梯下到一楼。

餐厅已经打烊,只有厨房还亮着灯,传来洗刷餐具的声音和伙计的嘟囔。

他屏住呼吸,快速穿过油腻的厨房;厨师长是个胖胖的男人,对他点了点头,指了指虚掩着的木门。

莱昂纳尔感激地看了一眼,迅速拉开门,闪身出去。

就在莱昂纳尔松了口气,准备逃离此地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

“索雷尔先生,罗斯柴尔德夫人和谢尔巴托娃小姐真的会脱光上衣吗?”

莱昂纳尔吓得差点原地去世,待看清才发现是一个黑眼圈堪比暖水袋的记者,手里拿着个小本。

他真的怒了:“你们这些记者,就不能报道点正能量吗?成天关心女士脱不脱衣服,成何体统!”

这位记者立马不乐意了:“您管得了我,还管得了巴黎人民爱看什么吗?”

眼见这位记者声音开始变大,莱昂纳尔连忙上前捂住他的嘴:“你要问什么,快点问!”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