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聪慧,只是,太过..仁..仁善”
看着杨约不断的流血,杨广都慌了,他赶忙站起身来,“来人!来人!”
当即有武士冲了进来,杨广骂道:“尔等进来作甚?蠢物!叫太医!太医!”
他几步走到了杨约的身边,扶住这位曾为他奔波多年的心腹,看到他如此模样,便是杨广,也是眼眶泛红,有些心疼。
“陛下,臣别无他求.”
杨约没说上几句,竟晕死了过去。
太医赶到,赶忙将杨约给带了出去。
等到杨约被带走之后,杨广独自坐着,脸色阴晴不定。
一方面,他十分怀疑这一切都是杨约的计策,是杨约故意做的,目的就是保全杨玄感,除掉李渊.可就如杨约所说的那样,在圣人心里,只要还存在那么一点点的怀疑,圣人就无法轻易做出决定来。
而且,这种小的怀疑,往往会生长的极快。
因为圣人很聪明,他只要有了一点点的小怀疑,他就会不断的去进行联想,将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事情强行联系到一起去,用自己的猜想来证明自己的怀疑。
这就很可怕了,只要圣人愿意,他的任何怀疑都是能被他自己所证实的。
因此,杨约根本就不在意圣人信不信,也根本就不在意会不会被发现,只要能引起一点点,只有那么一点点的怀疑,其余的交给圣人自己就好了。
在杨约被带走之后,杨广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将这些时日的事情联系起来。
荥阳,楼烦,洛阳,大兴.
为什么偏偏是李渊找到了那些马匹?马邑和榆林的人为什么没有发现?
为什么李渊会那么肯定,第一个要对付他的人,就是私通突厥的人?
为什么李渊的家人刚刚到达洛阳,就出现了刺杀案?
杨约由太医们照看,却一直都没有好转的迹象,圣人继续赶路,队伍一直走到了始平。
此处距离大兴已经是非常的近了。
前来迎接的人也是做好了准备。
杨广此刻终于是召集了群臣。
随行的大臣们纷纷聚集起来,一同行礼拜见。
杨广召集他们,商谈起了一件大事。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安抚之策,杨广认为,西北的敌人已经平定,接下来,就是要做两手准备,一是进行安抚和赏赐,通过安抚和赏赐来安抚北方的这些胡人,让他们继续低头,另外,就是要在塞外驻扎军队,来进行武力的震慑。
对圣人的这个计策,裴世矩是非常赞同的。
就是他给圣人想出了这个极好的办法。
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如苏威,苏威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太浪费国力了,这西北的路本来就不好走,无论是赏赐还是屯兵,都需要大量的物资和徭役,这可能会将地方折腾的不轻。
可圣人却不听他的,认为他是迂腐短见。
李渊清了清嗓子,也准备说出自己的看法。
杨广却冷酷的看向了他。
“阿婆面也能谈论天下大事吗?”
李渊愣在原地,不知所措,杨广指着他的脸,对群臣说道:“他这脸上如此多的皱纹,不就是阿婆面吗?”
群臣惊愕,就在前不久,圣人还称李渊为国之栋梁,说是什么自家兄弟。
怎么一眨眼,这自家兄弟就变成了阿婆面?
群臣想不明白,可他们不敢不发笑。
听到这赤裸裸的嘲讽,李渊的脸色瞬间通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