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子监。
杨汪坐在上位,正大声为诸多学子们讲述《春秋》。
这位杨公的性格火爆,学子们比以往都要乖巧,听的也十分认真。
可不知为何,今日的杨公似是有些分心。
几个助教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他作为一个大儒,方才甚至说混了两个不同的问题,这让助教们颇为奇怪,对视了一眼,却又不敢告知。
学子们倒是一脸懵懂的模样,只有李玄霸,若有所思,他是听出了杨汪方才的几个错误的。
杨汪像是在赶时间,说完了该说的,他就站起身来,直接下令让学子们各自离开。
学子们是不敢逗留的,纷纷离去。
李玄霸先是起身,想要走,可迟疑了一下,还是走向了杨汪那边,原本在等他的宇文儒童等几个人,此时脸色大变,就这么惊愕的看着李玄霸走到了杨汪的身边。
杨汪看到走来的李玄霸,下意识的皱起眉头,“你有何事?”
“杨公,方才您先说的是宣公三年,而后却说了襄公三年的伐吴之事我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杨汪愣了下,抿了抿嘴,回忆了下,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确实是这样”
他只是念叨了一句,却也没有理会李玄霸,只是快步离开了此处,留下了一个一脸茫然的李玄霸。
等到杨汪离开之后,那几个同窗才敢靠近,梁洽不由得问道:“你方才跟杨祭酒说了什么?他看起来那么的生气??”
“我只是说他讲错了。”
“啊??”
梁洽一把拉住他,压低声音,“你可勿要胡说!杨公是什么样的大儒,先前辩论,除了刘焯之外,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怎么可能讲错呢.”
“可他确实说混了。”
“那也不要说出来,你知道他能拉开重弓,能披重甲吗?杨祭酒可不是好招惹的.”
皇甫偲此刻也上前说道:“我听家里人说,陛下本来有意让杨祭酒担任卫尉的.当下却是唐国公出任了此职,杨祭酒或许还因此怪罪你呢,可勿要招惹他。”
李玄霸摇着头,“我看杨祭酒并非是这样的人。”
“只是,这几天他确实心神不宁,也不知是出了什么事”
杨汪此刻走出了府,坐上了马车。
坐在马车内,杨汪的脸色却变得异常难看,自己今日竟然说混了,自己还从未犯过这样的过错。
他再次从怀里拿出了一份书信来,上头写了许多人的名字。
看着这书信,杨汪的脸色又变得有些不自然。
他下令回府。
马车带着他朝着自家府邸而去,行驶了许久,终于到达目的地,杨汪刚刚走下马车,就看到有几个人等在门外,为首的正是杨玄感的弟弟杨玄纵。
杨玄纵极为客气的走上前来,朝着他行礼拜见,“杨公。”
杨汪乃是杨素的旧部,跟杨素的关系极好,与杨玄感等几个兄弟也有交情。
杨汪眼神复杂的看向了杨玄纵,沉默了一会,方才领着他走进了府内。
杨玄纵像是完全没有察觉,此刻还在不断的说着话,“杨公,我兄长离开之前,曾吩咐我,说是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来上门拜访,可如今他因要事去了大兴,只能是让我代替他.带来的礼物,我都已经交给了您的管事。”
杨汪猛地停下来,转头看向他,“你是在向老夫行贿吗?”
杨玄纵大惊,行礼拜道:“阿爷在的时候,多次与我们提起您,让我们以对待叔父的礼节来对待您,我又岂敢冒犯,这只是作晚辈的心意而已,不是什么贵重之物,还望叔父勿要怪罪!”
杨玄纵提起杨素来,杨汪又无奈的收回了怒气。
“我不需要什么礼物,都带回去,告诉你的兄长,这是我最后一次帮他了,再过几年,我便要告老还乡,再也不理会这朝中事!”
“多谢杨公!多谢杨公!!”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