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犁庭扫穴 雪中送炭

当潘美率军进入衡州境内时,衡州境内已有四股军事势力。

这四股军事势力,除去宋军外,分别是伍彦柔的两万南汉军,杨师璠的万余武平军,还有张文表的数千衡阳军。

而当得知宋军南下的消息后,杨师璠听从副将汪端的建议,命人去向溪峒蛮獠等异族求援。

溪峒蛮獠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作为聚居在湖湘一地的异族,他们在华夏政权强大时就臣服,在华夏政权衰落时就叛乱。

自安史之乱后,溪峒蛮獠等族多次在湖湘一地作乱,成为湖湘之地中一大不稳定因素。

周行逢成为武平军节度使后,面对着溪峒诸蛮的多次犯边侵扰,一开始采取武力予以坚决打击。

在打击渐取得成效时,武平国外部形势不稳,又让周行逢无奈下对蛮族酋长采取羁縻政策。

周行逢对众蛮族酋长多授以太保、司空等官职,成功安抚住与溪峒诸蛮的关系。

既为武平国之臣,溪峒诸蛮在得到杨师璠的求援后,当即表示会领兵入境相助。

在杨师璠的一番操作下,想来不久之后,衡州境内会再多出一股军事势力。

而溪峒诸蛮名为武平之臣,实则出兵相助,大概是见武平政权岌岌可危,想着来衡州境内劫掠一番。

面对着错综复杂的衡州局势,潘美并未失措。

离开潭州前,赵德秀给予他临机相断的权力,这让潘美自身才能,有了足够的空间施展。

潘美先是冷静分析衡州局势,他认为伍彦柔无长远谋划,故先凭宋军洞庭大胜之威,震慑住南汉军的异动。

震慑住南汉军后,潘美一领兵抵达衡阳,便率军对杨师璠部发起进攻。

宋军皆步战精锐,加之士气高涨,武平军面对宋军的进攻,难以抵抗。

宋军在潘美的指挥下,三战三捷,打的杨师璠部几近溃散。

要不是溪峒诸蛮及时领兵赶到,杨师璠部早就被宋军彻底击败。

先镇南汉,再攻武平,潘美的策略,成功的让宋军在武平南部诸州站稳脚跟。

当初步稳住南部局势后,潘美上书给赵德秀,询问他对溪峒诸蛮该采取何种策略。

自前唐开始,中原政权该如何处理与异族的关系,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前唐时期的许多糟心事,暂且不提。

进入五代后,中原政权对天下异族,大多采取拉拢、羁縻之策。

这一政策,一方面是由于五代中有部分朝代,本就是异族所建立。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经过百年的发展,天下异族在四方,渐有尾大不掉之势。

为维持表面上的和平,大多君主选择以羁縻政策换“和平”。

五代惯例如此,对于溪峒诸蛮入侵一事,潘美不敢自专。

当潘美的上书送到赵德秀手中时,恰逢刚领兵南下的曹彬,正在向赵德秀复命。

于是乎,曹彬见到了他的主上,重重拍了一下书案:

“区区溪峒,竟敢介入我朝统一?”

从赵德秀的语气中,曹彬明显的感知到愠怒。

对赵德秀来说,他能理解契丹、党项、沙陀、回鹘等异族,对大宋的统一大事有所影响。

毕竟这几方异族势力都不可小觑。

然而在之前,赵德秀根本都未听过溪峒的名称。

小小溪峒都敢贸然与大宋作对,足以证明一点——安史之乱后,天下异族轻华夏久矣。

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德秀收起潘美上书后,对着曹彬说道:

“你即日率荆南军南下,为仲询副手相助。”

洞庭湖水战后,武平军再无成建制水军,赵德秀将荆南军留在身边,用处已经不大。

而荆南军前身为湖湘军队,想来对溪峒诸蛮族有着足够的了解。

当下达完第一道军令后,赵德秀接着说道:

“你抵达衡州后,代我向溪峒诸蛮族宣达心意:

能战那便战,不能战那便守,守不住就投降,不愿投降就选择死!”

说完后,赵德秀最后重申道:

“我只接受以上四种结果。

朝廷发兵不易,我不想日后再听到溪峒作乱之事。”

赵德秀的话,让曹彬正色不已。

曹彬意识到,赵德秀是想彻底解决溪峒之患。

明白赵德秀的用意后,曹彬连忙起身领命而去。

看着曹彬离开的背影,赵德秀拿着虎符的右手正不断握紧。

赵德秀想起契丹使团南下一事,更想起近日与折德扆的通信一事。

滁州一战后,杨业受创颇多,赵德秀本意让他在扬州好生休养。

后休养一段时日后,杨业来书请求回麟州故乡与家人一聚。

麟州,大概是后世榆林一带,是大宋的西北重镇。

杨业少年时就跟随刘旻,多年未回到家乡,思乡情切人之常理,赵德秀自不会拒绝。

而杨业回到西北后,与丈人折德扆重新取得联系,镇守府州的折德扆得知杨业已然是赵德秀的入幕之臣,曾私下来信表达对赵德秀的感激之意。

名为感激,实为想在朝中寻找一个依靠。

府州折氏,名为宋臣,实为关中的一个本地武装势力。

随着大宋的中央集权日益加强,折德扆忧心于来日,想借着杨业的关系投靠赵德秀是很明智的选择。

折氏一族,虽在府州称雄一方,但并未有割据跋扈之态。

每当中原王朝变更,折德扆定然恭顺上书臣服,对中原王朝的政令,大多都认真遵行。

最重要的是,现关中诸胡林立,折德扆一生都在致力抵抗异族的入侵,这让赵匡胤对折氏一族颇有好感。

与折德扆建立起联络后,赵德秀了解到许多西北要事。

例如近年来,日渐猖獗的党项族。

党项李氏,声称“夏州是李氏固有基业,百姓畏服,非中国能染指。”

定难军对中原政权的策略是:“称臣不纳土,附强不任人”,宛如一独立王国。

唐末以来中原王权更迭频繁,割据一方者不知多少,若仅是割据一方,赵德秀倒不会太过忌惮。

让赵德秀忌惮的是,定难军李氏在境内大力推行“党项文化”。

定难军李氏强迫境内汉人,在语言、服饰、宗教信仰等方面,要以党项文化为主。

西夏国的雏形,已悄然出现大宋西北。

契丹使团南下,试探之意昭然若揭。

西北党项盘踞,建国之势暗中发展。

这两点,让刚平灭武平国的赵德秀,心中无多少满足。

天下如崩碎的拼图,要想将汉家河山重组,任重而道远。

在一番思考后,赵德秀提起笔,想着主动给他老爹写一封信。

听说西京无尹?

大宋建隆元年十二月中旬,曹彬率领荆南军抵达衡阳城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