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卢多逊见曹彬安慰无效,自以为猜出李从嘉心思的他,接过话说道:

“吴王此番北上,若能助太原王完成心中筹谋,太原王定会上书陛下,为吴王正南唐储君之名。”

卢多逊以为李从嘉留恋的是金陵城内的权位,有这一留恋太过正常。

不料李从嘉接下来的话,直接令卢多逊惊诧莫名:

“今离金陵,不知何日方能再见城内繁华。

吾为娥皇作的词曲,还尚未完成”

身为一国储君,留恋的竟是这?

卢多逊败退。

当卢多逊败退后,李从嘉的声音又在曹彬耳旁响起:

“问,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秋水向东流。

秋.”

李从嘉觉得北上的命运已无法抗拒,那不如就暂时安下心来。

心中稍安后,词曲天才李从嘉,因心中叹恨灵感顿生,竟脱口而出两句词。

觉得“秋”字不佳的李从嘉,转头问向曹彬道:

“不知上使,觉得秋一字,如何更换才好?”

见李从嘉还有心思吟诗作对,曹彬亦直接败退。

卢多逊与曹彬两人都走后,李从嘉伸手拍着船杆唱和道:

“知我者,莫非太原王也?”

南方有使团前往淮南,北方又怎会没有?

奉耶律屋质命南下的契丹使团,已进入潞州境内。

契丹使团正使为韩匡嗣,现任契丹骁卫将军。

韩匡嗣原为河北汉人,善医术的他,年少时曾为述律平(契丹开国太后)贴身医官,深得述律平宠信。

有着述律平的宠信,韩匡嗣在契丹可谓官运亨通。

官路顺遂下,韩匡嗣对契丹忠心耿耿。

当契丹使团来到上党城外后,使团中的不少人听闻了宋朝发生的新变化。

一位年轻人驾马奔至韩匡嗣身前说道:

“父亲,听说今潞州境内,主政务的宋朝官员名为转运使。”

这位年轻人,正是韩匡嗣之子韩德让。

“转运使?”

韩匡嗣不由琢磨起这一称呼。

在韩匡嗣的印象中,华夏故地主政一方的当是刺史才是。

而韩德让接下来的汇报,更让韩匡嗣心中好奇心愈发浓烈。

“我们进入潞州后,一路守卫我们的宋军,听说是潞州经略安抚司的。”

“经略安抚司?”

“潞州境内,无有节度使吗?”

韩匡嗣忍不住问道。

听到韩匡嗣的询问后,韩德让说道:

“有昭义军节度使,是李继勋。

但李继勋率军屯驻安阳,以守护边境为要,无权插手潞州军政。”

韩德让的回答,让韩匡嗣将这道消息记在了心中。

看来中原王朝,正发生着一些有趣的变化。

许多情报,靠着间谍就能打探到。

然耳听不如目见,亲眼看一下宋朝的变化是很有必要的。

正当韩匡嗣吸收着情报时,一位身穿契丹红色亮丽贵族服饰的少女,正欢呼的骑着马从远处奔至身前。

这名少女正是萧燕燕。

当马蹄声在韩匡嗣身前停下后,萧燕燕清脆的声音便在韩匡嗣耳边响起:

“南方真是好地方!

九月的天气,竟还如此明媚。

若我契丹勇士,能在南方尽情放牧,那我契丹才能生生繁衍不息。”

萧燕燕年纪不大,思想却不如一般少女般稚嫩。

韩匡嗣与萧思温私交甚笃,韩匡嗣对萧燕燕犹如对自己女儿一般。

望着身前一脸兴奋的萧燕燕,韩匡嗣脸上露出笑意:

“日后这大好河山,都会是属于我们的!”

契丹国力蒸蒸日上,而南方汉人依然内乱不休。

韩匡嗣能有这一判断,是有着自信的。

韩匡嗣话音刚落,队伍中一名健壮的年轻人,就驾马奔至身前。

“潞州知州李处耘,派人欲邀我们入城歇息,已被我拒绝。”

说这句话的人,是契丹使团副使耶律休哥。

汇报完这件事后,耶律休哥又接着说道:

“据汴京城内传回的消息,今次负责接待我们宋臣本是赵德秀。

而那李处耘正是他的岳父。”

又是赵德秀!

自韩匡嗣进入宋朝边境以来,他耳边听到最多的名字就是这一个。

潞州一战与他有关,潞州新政与他有关

这位中原的皇子,声名正愈来愈盛。

“本是?”

刚刚缓下兴奋情绪的萧燕燕,迅速抓住了这一关键。

“他是不愿接待我们吗?”

萧燕燕疑惑的问道。

面对萧燕燕的疑惑,耶律休哥答道:

“听说是淮南有叛乱,由他率军平叛。”

见赵德秀在北方还没闹腾完,现在又跑去南方,萧燕燕不由嘟囔道:

“那厮在接待我们前,还有空先去平叛?

若有本事,在接待我们前,开疆拓土我看看!

那我就敬他是英雄。”

萧氏一族在契丹显赫无比,萧燕燕的身份不比公主差上多少。

萧燕燕心智再早熟,终归还未完全成长开。

高贵的身份带来的骄矜感,让萧燕燕不喜欢有人忽视她。

萧燕燕这话一出,周围的诸人就齐齐笑出声来。

平叛尚未必能成,开疆拓土哪那么容易呢?

在滁州城外的军营中,赵德秀提灯看着墙上的天下舆图。

看了许久后,赵德秀在杨业的面前,发出了一声感慨:

“我朝的疆域,还是不够大。”

何止是不够大,按赵德秀的心理话来说,是残缺。

西蜀、南唐、南汉、武平、南平、北汉等国度,宛若一颗颗钉子般,将华夏大地分割成多块。

看的赵德秀很不喜。

杨业军略不凡,赵德秀的感慨,引起了他的重视。

“你在想什么?”

见杨业面露思索之色,赵德秀问道。

听到赵德秀的询问后,杨业开口说道:

“臣在思考,太原王召李从嘉来淮南的用意。

臣以为,太原王大费周章,不会只为平叛淮南。”

杨业的话,让赵德秀大笑起来。

“自是不会。

钉子再多,吾一颗颗拔,终有拔光的那日。”

说完这句话后,赵德秀将手重重敲击在了地图上的某处:

那是湖湘之地!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