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皮货市场的变化(6000字)

第二天清晨。

赵上峰过来送皮边角料包。

两个人交流了一番。

陈光明打算和赵上峰一起去一趟水头镇皮毛批发市场。

“昨晚知会过家里了?”陈光明询问。

“嗯,跟婆娘说了,这趟可能多耽搁两天。”

赵上峰掐灭菸头,隨后发动了拖拉机。

前些天他拉回的那批边角料已见底,水头传来的坏消息更是不太好。

几家大作坊的碎皮料被包圆了。

就算陈光明没提出来,他也想陈光明拿个主意。

拖拉机碾过顛簸的土路,直奔大南乡方向。

陈光明目光沉沉地望著前方盘绕如肠的山道。

以前的时候,他们都是早早就上山偷偷走山路。

但是现在市场放开了,去隔壁镇上背东西回来卖根本没什么了。

这种情况下。

他直接开车沿著山路先去山里面。

再从这里上山,能省去不少的功夫,效率增加非常多。

到了山里头。

村里面有一个小卖店。

商店里面是一个之前跟著赵上峰一起的货郎。

现在货物开始稳定起来,很多挑货郎也都开起了小卖店。

將拖拉机停在小卖店边上,陈光明和赵上峰带著货郎们上了山。

这条通往水头镇的翻山路,他们已走过无数遍。

两人现在说起当初的事情,脸上依旧露出感慨的神色。

通过山路,他们很快就踏入了水头镇。

经过这么久时间,这条山路早已经被开闢的不错,每天都有不少货郎来往。

“赵哥。”

“水头那边,除了谢老板的摊子,还有没別的道道?碎皮子都让谁包了?”

路上,陈光明不断了解著情况。

赵上峰点头解释起来,“谢胖子那儿前几批料还是老样子。”

“但他也提过几嘴,说最近来了几个生面孔,专收碎皮子,量要得极大,价钱也压得狠。”

“我摸过去瞧过,像是南边口音,说话快得像炒豆子,给钱倒是爽利,现金哗哗拍出来,几个作坊管事的眼晴都直了。”

他唻了一口,“他娘的,咱这碎料子拼纽扣的买卖,啥时候成了香饶?连汤都不给咱留一口!”

陈光明心头一沉。

看来看到这些碎皮利润的不只有他。

其他人肯定也发现了。

而且动作比他想像的还快,竟然这么快就下手了。

还没进毛皮市场,喧囂声浪便扑面而来。

铁皮棚子连绵起伏,牛皮的褐、羊皮的白、猪皮的糙灰混杂堆积如山。

光著膀子的力夫扛著整捆皮料穿梭,汗水在油亮的脊背上淌出沟壑。

空气里瀰漫著浓重的生皮味、消毒剂味和汗味,相比起前两年,皮毛批发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熟门熟路找到谢老板的摊位。

谢胖子正唾沫横飞地跟人砍价,见二人,小眼睛一眯,笑脸立刻堆起:“哎呀,陈老板,赵兄弟,稀客稀客!”

他搓著手迎上来,目光却下意识瞟向赵上峰空著的背架,脸上堆笑:“这次来是.”

“谢老板,客套免了。”

陈光明直接切入主题,抓起摊子上一块巴掌大的猪皮碎料捏了捏。

“你上回让赵哥捎的话,我收到了,现在情况怎么样?除了这些渣渣,真的一点成用的边角料都挤不出了?”

他手指捻过那块料子边缘不规则的破口和厚薄不均的部分。

正是林雨溪帐本上记录的那种次料。

谢胖子肥厚的脸皮抖了抖,愁苦地摊手:“陈老板,真不是兄弟我卡你。”

“你是老主顾,咱们合作多愉快,可你也看见了!”

他指著旁边几个刚卸空的板车,“那边几家大作坊,最近半个月的碎料子,全被包圆了!”

“人家是整船整船要啊,出的价还不低,现钱结帐,作坊里管事的嘴都笑歪了,剩下这点零碎。”

他踢了踢脚下一堆顏色发暗、布满破洞的细碎皮渣,“连压纽扣胚都费劲,损耗大,品相还差,不是糊弄老朋友嘛。”

赵上峰闷声道:“谢胖子,真没法子了?”

谢胖子脸皱成一团,喉声嘆气:“赵兄弟,情分归情分,生意归生意啊。”

“人家包圆的现钱就摆在那儿,作坊又不是我开的———”

他话音未落,隔壁摊子一阵骚动。

几个穿著簇新夹克、皮鞋鋰亮的外地人,正指挥力夫將小山似的碎皮料搬上一辆拖拉机。

领头一个矮瘦男人,手指间夹著根带过滤嘴的香菸,操著浓重南方口音催促:“动作快!天黑前要装船!”

正是赵上峰口中那些说话像炒豆子的贩子。

陈光明扫过那满车被包圆的上好碎皮料,又看看谢胖子摊前那堆不堪大用的渣,眉头起。

“谢老板,碎料子的事,先放放。”

他话锋陡然一转,“我记得你路子广,除了这些零碎,还有没有处理价的好皮料?”

“猪皮就行,要整张的,结实耐用,价钱好说。”

皮纽扣这边还能靠那点渣溶硬撑周转,但庄家村皮鞋作坊的原料窟窿必须立刻填上。

谢胖子一愣,小眼晴里精光一闪,隨即堆起更热情的笑容,“整张猪皮?陈老板你这是.”

他压低声音,凑近了些,“要搞大货了?皮具?”

见陈光明脸上没什么表情,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他嘿嘿一笑,“有,还真有,码头仓库里有批去年积压的猪背皮,处理价。”

“本来是做內衬的料子,厚实,就是顏色有点,染整一下绝对好货,你要多少?价钱嘛,只比供销社统购价高一成,运费算你的。”

“好,东西我要了!”陈光明没有半分犹豫。

“有多少,你全都整理出来,我直接拉走。”

谢胖子满脸红光:“痛快,陈老板放心,质量包在我老谢身上,这就找人带你们去看货!”

他扯开嗓子喊来一个伙计,低声交代几句。

伙计带著陈赵二人离开喧囂的市场,七拐八绕来到码头附近一处略显破旧的仓库。

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浓重的皮革和尘土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昏暗中,果然堆著不少落满灰尘的整张猪皮。

陈光明快步上前,隨手抽出一张,双手用力一撑,皮面坚韧厚实。

虽然顏色深浅不一,还有部分霉点,但正如谢胖子所言,底子是好料,处理得当完全能用。

他仔细检查了几张,边角虽有轻微破损,但主体完整度很高。

“点数!”陈光明道。

他和赵上峰等人立刻忙碌起来,清点数目,仔细查看每张皮子的情况。

忙活完,日头已经西斜,仓库里光线昏暗,最终確定了数量和大致品质,陈光明心头巨石稍落。

这批料子,能解庄家村作坊燃眉之急,撑到大哥从小码头弄回的牛背皮。

但水头皮料市场的变化,已经清晰地给他敲响了警钟,原料命脉,必须儘快握在自己手里。

付了定金,约定好送货细节,走出仓库时,天边只剩一抹残红。

晚上,他们在镇上过了一夜。

同时,他们也在进一步的了解市场,等第二天清晨才离开。

他直接租了拖拉机,打算把这些猪皮拉到山边去,再让赵上峰安排的人挑回去。

別看两个人就隔著一片山。

如果用拖拉机运,都要先到平阳县城那边,绕很大一圈才能运回去。

量多的话还行。

只是这点货,背回去更省时省力。

赵上峰背著沉甸甸的油布包,眉头拧成疙瘩,“光明,这原材料不能这么下去了。”

“嗯。”陈光明点点头,脚步丝毫不慢地攀爬陡坡。

“活人还能让尿死?水头不行,就走邻县,邻县不够,就奔市里,事情总能解决。”

“而且,接下去我们也不用將目光放在皮边角料上。”

“现在我们直接作坊做皮鞋,只要整皮就行,边角料少不了。”

“赵哥,这趟回去,你得帮我再跑一趟其他乡镇,看看他们附近有没有小作坊或者皮革厂的下脚料。”

“另外,你在山里人头熟,问问那些靠山吃山的猎户,野猪皮、鹿皮这些硬皮子,硝制好了的,我们也收,价钱就按市场价来。”

赵上峰眼晴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山里猎户剥下的皮子,硝好了不少都堆家里,价钱肯定比正常去市场买便宜!”

他瞬间来了精神,“『这边的老猎户多,不少人家都存著硝好的皮子。”

“以前是卖不上价或者懒得背出来,我们要是专门去收,肯定能收著,品相可能没作坊的边角规整,但够厚实,肯定能用陈光明点点头,“好,这事儿要快,价钱上,只要硝得好,现钱结帐!”

山里人实在,也看重现钱。

把希望寄托在谢胖子身上是靠不住的,必须儘快行动起来。

“行,包在我身上!”赵上峰重重点头。

傍晚的时候。

拖拉机载著那些皮料回到三家村。

女工们早已收工回家,院里只剩下缝纫机空转的余响和堂屋透出的昏黄灯光。

林雨溪抱著孩子站在屋门口,身影被灯光拉得细长,显然一直等著。

他大步上前,接过林雨溪怀里的儿子,小傢伙在睡梦中咂了咂嘴。

“情况不太好?”

林雨溪看著丈夫眉宇间的倦色和凝重,轻声问道,顺手递过一碗一直温在灶上的热粥。

陈光明抱著儿子,一边喝粥,一边言简意炫地把水头的情况说了,重点强调碎皮料被包圆截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