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人这是怎么了,如果老奴没有记错的话,各位刚刚在朝堂上,那可是纷纷积极响应的。”

“这都什么时候了,各位大人就不要谦让了,赶快抓紧的吧。”

“皇上还等著各位大人,把银子捐出来,用来以做军餉抵御建奴反贼呢。”

“各位大人,请吧。”

收起了脸上热情和笑容的王承恩,语气之中也变得严肃和催促起来。

眼前的这些官员一个个推諉,明显是不想把银子给交出来。

对待这些官员,如果不是为了皇上办事,他王承恩根本不会给好脸色。

笔墨纸砚都已经备好了,结果全都不为所动,王承恩快要忍不住骂人了。

“……”

一听到了王承恩的话,相互推諉谦让的官员们,一时之间有些面面相覷。

不愿意行动起来的他们,都在寻找第一个带头捐银子的人。

无论是周奎、田弘遇、袁祐三位国丈,还是周延儒、魏藻德、钱谦益等人带领的文官。

甚至是骆养性、朱纯臣等武將勛贵,都在打量著身旁的人。

最终,他们都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兵部尚书杨嗣昌的身上。

“杨大人,杨大人,你老是我大明的兵部尚书,又是眾多武將的表率。”

“所以,还请您带个头?”

眼见著所有人都在推諉,这一次號召王公贵族,文武大员捐款的行动,本来就是杨嗣昌提议的。

他看著其他人不为所动,知道如果再没有人带头的话,这捐银子的行动根本就进行不下去。

杨嗣昌把心一横,在眾多文武官员的面前拱了拱手,第一个率先走了出来。

“好了,好了。”

“既然列位同仁都如此的谦让,那就让本官来第一个带头吧。”

一看到有人带头以后,周奎、周延儒一群人,全部都鬆了一口气。

只要有人带头,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

与此同时,王承恩以及几十个小太监,看到了终於有人站出来以后,脸上也都露出了几分笑容。

不容易呀,费了这么半天的口舌,总算是有人愿意捐银子了。

王承恩和几十个小太监,全部都眼巴巴的盯著杨嗣昌。

而其他官员的视线,也都放到了杨嗣昌的身上。

他们都想要看看,杨嗣昌要捐出多少银子,从而方便接下来的操作。

在万眾瞩目之下,站在眾人面前的杨嗣昌,立刻开口宣布著。

“各位同仁都知道,本官家里面一向清贫,还有眾多的眷属。”

“但为了朝廷的大业,为了消灭那些建奴和反贼,本官愿意把所有的存银,包括女儿的嫁妆都捐出来。”

“这一次,本官捐8000两银子!”

杨嗣昌说的慷慨激昂,对於此刻的他来说,8000两银子的数目不小了。

一看到杨嗣昌带头捐了8000两银子,拿著毛笔的王承恩,脸上又恢復了几分热情的笑容。

“好好好,杨大人真是百官表率。”

“大家都应该以杨大人为榜样,爭当楷模,给更多的官员和王公贵族做榜样!”

王承恩一脸笑容的恭维著,而其他的官员们,看到了杨嗣昌捐8000两银子以后。

一个个对於要捐的银子数量,多少都有几分估量了。

作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捐了8000两银子,但凡是比对方高的,稍微多捐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