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腐肉切割者:威尔赫·阿瑟拉克。
齐格踏入幽深的石门,迎面而来的不是空旷的大厅,而是一条宛如扭结蛛网的迷宫式走廊。
这里的空气比上一层更冰凉几分,石砖地面密布看被时间侵蚀的裂纹,墙壁上的彩绘斑驳却仍清晰,那是用晕染顏料绘製的古代图腾,描绘著身披兜帽的旅者在迷宫中穿行,被锁链、火焰、深渊与影子吞噬的画面。
“这些壁画”齐格低语,目光细细扫过,“描绘的时代还非常古老。”
他抬起自己的右手,触发远征者护手上自带的“光亮术”,一道乳白光芒在他肩侧悬浮,照亮前方五米。
齐格的目光望向前方,脚下的路,延绵出十数个分岔,左右不对称,弯折怪异。
齐格靠著感知与心智体对空间规律的敏感,逐步排除重叠路径,同时用隨身携带的银灰粉末在墙角做下小標记,防止原地绕圈。
就在他即將拐过一处十字转角时,右眼突然跳动了一下。
一股极度不適的感知突兀升起。
咔嗒。
他脚下原本看似坚实的砖块瞬间塌陷,一张诡异的绿色恶魔面孔赫然浮现在眼前,那张脸被雕刻得极为夸张,眼窝深陷,嘴巴巨阔如洞窟,阴影中仿佛涌动著无法探明的虚空。
“呢!”
齐格瞬间后跃半步,那原本可供一人通过的地面已化为虚空漩涡一一那里什么都没有,连风的流动都消失。
他清晰地看见,一小块落下的石屑进入漩涡时,瞬间无声消失,连碎裂声都没有。不是熔解、不是摧毁,而是直接湮灭本质。
“绿色恶魔面孔,还真是经典啊——”齐格轻声吐气道。
所谓的[绿色恶魔面孔],是一种地下城广为流传的陷阱,任何伸进去的手、武器、
头,都会立刻被灭。
这个陷阱让不少开拓初期不少贪婪与鲁莽的人付出了代价,只不过隨看开拓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开拓的歷史越来越长,这种最开始让人阴沟里翻船的陷阱成为人尽皆知的开头知识点。
伊甸一年级的考试中,绿色恶魔面孔的相关知识点基本等於送分题了。
绕开那面巨口恶魔雕像后,齐格又沿著一段走廊进入了一个充满金辉的密室。
幻象宝藏室。
黄金堆得像小山,珠宝四散,魔器灵光微动,甚至还有一柄银制权杖静静立於中央石座上,散发出神圣波动。
然而,齐格眼神冷静,同时全力发动“猫眼”。
光影一转。
宝藏崩解,化为一道道透明的光波迴荡在空室中,地面则是触之即死的“裂脑符阵”
和“空间错乱术式”,任何踏入者都会被反覆传送至空中高点,直至体力耗尽。
“还真是处处都是陷阱啊。”
他轻笑著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走了不知多久,终於,他来到了第二层中央的主构造厅,一座圆拱穹顶下的空旷空间。
正前方,是三扇高大的漆黑石门。
门上分別刻著:
“第一扇门:这条路通向下一层。”
“第二扇门:这条路不通向下一层。”
“第三扇门:另外两条门上的话,一句真一句假。”
齐格站定,目光扫过这三行字,一眼明了:
“还是逻辑陷阱,看来这座地下城的最初的设计者很喜欢玩这种把戏。”
最初,所有开拓者在探索琥珀场遗蹟的时候,遇到这种陈述的问题,第一个反应就是一它们可能全是假的。
但是,在绝大数琥珀场遗蹟的探索经歷无不表明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所有问题陈述中必然存在真命题,就比如第一层中的五个药片问题。
大多数地下城,如果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其层级构建就会出现坍缩现象一一这是一种默认的机制。
地下城所有的攻略都存在题目有唯一解,所以会排除掉“全假”这种矛盾情况。
齐格目光凝固在这三行文字上,脑中已经迅速开始推理。
“这是三扇门的问题?而核心,在第三句。”
“关键条件”
三扇门中只有一扇是真正通往下一层的出口。
三条陈述中,只有一句是正確的。
若第三条陈述为真,则前两条陈述必须一真一假。
若第三条陈述为假,则前两条陈述要么全真,要么全假。
现在进行逻辑推导:
假设第三条路的陈述为真则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的话必须一真一假。
假设第一条路为真(第一条路通向出口):那么第二条路的陈述“这条路不通向出口”也必须为真(因为第一条路是出口,第二条路確实不通)。
此时前两条路的话同为真,与第三条路的陈述“一真一假”矛盾。
因此,第一条路不可能为真。
假设第一条路为假(第一条路不通向出口):则第二条路的陈述“这条路不通向出口”必须为真(否则前两条路同为假,违反第三条路的陈述)。
此时前两条路的话为“一假一真”,符合第三条路的陈述。
由此可推出:第一条路不通,第二条路不通,因此第三条路必须是出口。
验证第三条路的陈述是否为假若第三条路的陈述为假,则前两条路的真假性必须同为真或同为假。
若前两条路同为真:第一条路“通向出口”和第二条路“不通向出口”同时成立,矛盾(出口只能有一个)。
若前两条路同为假:第一条路“不通向出口”,第二条路“通向出口”。
此时第二条路是出口,但第三条路的陈述为假,意味著“另外两条路的话並非一真一假”,即前两条路同为假,符合条件。
但此时第二条路是出口,而第三条路的陈述为假,与题自中“第三条路的陈述为真”
的假设矛盾(题目未明確第三条路的真假,需通过推理確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