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学姐,你和王立国现在发展怎么样了?”

吃饭间隙,陆向阳隨口问了一句。

张瑜稍稍犹豫了一下说:

“其实……我们联繫比较少了。”

陆向阳神情一凛:“怎么?你们……闹矛盾了?”

“他跟你说什么了吗?”

张瑜停住筷子,反问了一句。

“没有!”

陆向阳摇摇头:“我就是感觉王立国进入大三后,整个人都变了,一门心思在准备考研。”

“我不打算考研了。”

张瑜突然说:“我准备继续做奶茶这行,我和顾总聊过,我的想法是拓展整个西南大区的业务。”

陆向阳隱约听出了端倪:“就因为你不考研了,所以你们闹了矛盾?”

“算是吧!”

陆向阳筷子停在半空:“不考研也没什么啊,反正以后都是要工作的,老王为什么反对?”

“他说我鼠目寸光。”

张瑜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又很快压低下去:“说我应该趁年轻多读书,而不是急著赚钱。”

她讽刺地笑了笑:“典型的王立国式说教。”

陆向阳还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让他意识到两人的矛盾比他想像的更严重。

“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执著考研吗?”

陆向阳突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王立国一直说他来自京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考研是为了学术理想。

但陆向阳觉得並不是这样。

“其实,他和我一样,都是来自西南山区的,她的妈妈是京都人,爸爸是桂州人。”

张瑜的声音很轻:“王立国的爸爸一直好赌,在他初一那年,父母离了婚,他妈妈带著他回了京都,他是高三那年回的桂州参加高考,因为他的户籍就是在桂州。”

“???”

陆向阳有些震惊。

他想起老王那双已经刷得发白的球鞋,想起他每天雷打不动六点起床学习的毅力,想起他拒绝所有聚餐邀约的固执。

原来这些都不是因为什么年轻人的清高。

而是赤裸裸的生存压力。

“他妈妈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对他的希望很大。”

张瑜继续说,“王立国也一直想要考上京都大学的研究生。”

热气腾腾的汽锅鸡上桌了,乳白色的汤麵上浮著金黄的油。

张瑜给陆向阳盛了一碗,接著轻声说:

“其实我能理解他的选择,但我不想像他那样活,我家的情况陆总也听说过,我就想要赚钱……”

她顿了顿,“我高中的时候,我爸出了车祸,得了残疾,全靠我妈卖煎饼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去年我用攒的钱给家里盖了两间新房,我妹终於不用睡厨房了。”

“……”

陆向阳沉默著没有接话,而是选择做一个听眾。

“我想赚钱,赚很多钱,我並不觉得这有什么丟脸的,可是王立国却说我掉钱眼里了。”

张瑜苦笑,还带著不被理解的自嘲:

“可他根本不知道,当我看到我妈第一次用上洗衣机时的表情,那种感觉比什么学歷都珍贵……我需要更早的承担家庭重担。”

似乎这就是人生吧!

当你觉得自己很惨的时候,总是能找到比自己还惨的人。

大多的苦难都是来自於原生家庭。

可人生大多的苦难,其实都可以用钱解决。

这句话年轻的时候或许不太理解,但隨著年龄增长会越来越觉得正確。

吃完饭,结帐时,陆向阳原本想付帐的。

可张瑜坚持付了帐。

这一顿饭说什么她都要请陆向阳。

还说其实很早就想请一次了,只是知道陆向阳忙,一直也没怎么提。

所以今天巧合下算是一个机会。

回到奶茶店,张瑜还亲自给陆向阳做了一杯新上市的奶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