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访结束后,甘华在光华县委食堂用了午饭,回程的时候,她接到了报社副总编祝建群的电话。

“怎么样,採访的过程顺利吗?”

听著副总编充满关切的声音,甘华连忙回道:“很顺利。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梁惟石县长回答的很精妙,也很巧妙。”

精妙在於言之正確、言之有物,有很多话令人耳目一新却又发人深省。

巧妙在於对一些不適合直接评论的问题,灵活地採取了接化发的方式,调整和转换角度做出不越本份且恰到好处的回答。

甘华採访过的对象无一不是各行业的翘楚,其中也不乏一些青年俊杰,但能表现这么完美的,似乎天生就適合出镜的年轻干部,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无论从哪个角度作评价,这一位都是无可置疑的优秀。

手机另一边的祝建群点了点头,顺利就好,他打这个电话,关心的对象並不是採访者,而是被採访人。

京城这么多领导看著,又有社长和总编的叮嘱,他无论再怎么仔细都不过分,务必保证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几天之后,辽东省委。

秦耀元拿著新一期的曙光日报,眯著眼睛看了半天,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嘆。

在一旁整理文件的秘书肖冰峰,悄悄看了书记一眼,心里想著是否需要送上一句『丞相』,哦不,是『书记为何嘆气?』

“冰峰,你要记著,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唯有胸怀宽广,打开格局,『风物长宜放眼量』,才能有更大的建树!”

还好,书记大人似乎並不需要他的『捧哏』,轻轻拍著手里的报纸,十分感慨地说道。

“您的教导,我记下了。”肖处长恭恭敬敬地回道。

他看得出来,书记一定是因为报纸上的某篇报导,一时有感而发。

秦书记確实很感慨,因为在这篇新鲜出炉的报导中,评论员將辽东与隆江省在光华县正当防卫案上的『精诚合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讚这是省与省之间及时沟通,互相支持的合作典范。

所以,还用多说什么吗?

事情明摆著,人家那边在接受採访的时候,不但没有阴阳怪气,反而说了不少好话。

秦耀元很清楚,年轻干部,尤其是得志的年轻干部大多是心高气傲的,更別说像梁惟石这种拥有著让他都感到忌惮的背景的年轻人,稍微『意气用事』一些,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毕竟年轻人嘛,哪有不气盛的,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

但偏偏,梁惟石对『气盛』这两个字的了解,和一般人人不一样。

年轻人的『气盛』,应该是具有积极向上、勇於挑战和充满自信的態度,而不应是好勇斗狠、鲁莽衝动和不计后果的代名词。

怪不得,会被沈家一眼挑中,又能得顾朝阳的看重。

现在他都不得不承认,梁惟石能一路脱颖而出、青云直上,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给常务副省长付建勛打了过去,吩咐道:“告诉孔玉良,主动和庆安市那边交流交流,我觉得作为兄弟省市,互相定下个『友好城市』很合適,嗯,再把光华县定为『友好交流区县』,在各方面加强友好合作……”

付建勛怔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虽然心里疑惑於书记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原因,但他却识趣地没有多问,恭声称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