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律师:“我反对!”

霍庭洲没有给对方机会,说话又强势了几分:“芦村,在南城就有3个,国內有36个。如果原告的控诉成立,那么所有芦村村民是不是都可以来控诉玉庭酒业侵权了。”

原告律师:“既然被告方觉得,『芦』这个词普遍且普通,那为何又要取这个名呢?不就是图芦村那点儿名声?”

霍庭洲:“我反对,原告一再揪著名称没有意义,只要芦没有被註册商標,我们就能合法使用。况且刚才原告也说了,芦自酿酒只在南城这一带出名,不代表全国出名,如今芦精酿销往全国各地,酒类销售排名位居前五,现在说是芦村沾了芦精酿的光更为合適。”

法官:“反对有效,原告律师没必要一直揪著酒名不放,芦不是你们原告的商標,芦精酿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

霍庭洲算是扳回一局。

原告律师:“法官,这几年芦村自酿酒的销量越来越低,村里人卖酒挣不到钱都出去打工了,自酿酒的文化在一点点消失,这难道不是玉庭酒业造成的吗?让他们对芦村做一些经济补偿合情合理。”

晓玉:“那我头两年一分不挣的时候,一个月10万的薪资付给你们芦村的酿酒师傅怎么不说话?我买的那些机器了几千多万,每年耗损就要五百万,刚上市的时候每年都要亏上一千多万。要分钱是吗?那前两年的费用和亏损也要一起分才对,请问你们分担的起吗?现在酒的名气上来了,你们就要好处了?要都像你们这样,我们全去讹钱好了,还开什么公司。”

法官:“被告,请注意你的法庭纪律和言词。”

霍庭洲:“请问刘村长,你们自酿酒一年能卖多少钱?”

刘根华实话实说道:“以往我们村有一百二十余人,三十几户人家,每户都卖,每户一年大概能卖个二十来万。”

霍庭洲:“请问定价多少,利润在多少。”

“我们一斤酒卖五十,利润大概在二十。”

霍庭洲:“毛利润40%,那也就是说,每户人家一年的利润10万左右。”

刘根华:“差不多吧。”

霍庭洲:“那刘村长,现在你们家里还在酿酒吗?”

刘根华:“我还在酿,我儿子出去上班了。”

霍庭洲点点头:“那您现在卖酒,一年能挣多少呢?”

刘根华:“现在因为酿的人少了,很多好喝这一口的基本都来我这儿买了,大概一年20多万吧。”

霍庭洲:“既然你们家里的自酿酒收入不降反增,您儿子为什么还要出去上班呢?”

刘根华:“这......”

霍庭洲:“是村里的年轻人不爱呆在村里酿酒了,还是真的就是『芦精酿』影响了你们的生意导致了村里人的失业呢?”

原告律师:“我反对,霍律师所说的事情只是猜测,並无证据。

霍律师:“猜测?那我问问刘村长,您儿子在外面一年收入有多少?如果现在让他回来陪您酿酒,他愿意吗?”

刘根华没说话。

法官:“刘根华,回答被告律师的问题。”

刘根华:“我儿子名校毕业的,在京城的大医院当医生,一年大概大几十万吧。他肯定没法回来酿酒。”

霍庭洲:“那刚才原告律师所说的,『玉庭酒业导致村里人挣不到钱都出去打工了,让我当事人对芦村做一些经济补偿』並不合理。”

听到这儿,梁晚意知道,这必然又是拿下了。

最后面的一段儿,梁晚意倒是记忆深刻,在往后的日子里,她时常会想起。

霍庭洲一身西装,正襟危坐,领结还是她帮他系的,高挺的鼻樑,深邃的眉眼,薄唇扯动,义正言辞:“法官,『芦精酿』由我当事人高薪聘请酿酒师傅研发而成,最近已经提交了自己的商標,精酿的配方也申请了专利,后续我们会在智慧財產权上做的更加严谨。考虑到南城人民对芦自酿酒的情怀,玉庭酒业愿意每年捐赠两百万给芦村,投入到村里的基础设备改善和学校改建中......”

梁晚意的视线停留在男人身上,他熠熠发光,在庭上显眼的夺目。

他的光环不仅仅是霍家给的,也是他自己足够优秀才有了如今的光芒……

(其实想把这个案件和对话写完善和严谨一点的,这样更好丰富霍庭洲的人物性格和设定,但篇幅太长可能很枯燥,加上我专业能力有限,就写这些吧。还是继续好好的谈恋爱吧。这一章3000多字了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