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好一阵子,魏军总算都全体部署到位。
山道中绵延的魏军营寨足有数里之长,一个个椭圆形的魏军营寨壁垒上满是全副武装的士兵。
瞭望塔上號角齐鸣,不断指挥调整著营內魏军的阵型,做好隨时出战的准备。
曹爽也披上了一件为他量身定做的襦鎧,头上也罕见的戴上了铁胄。盔顶的两道鶡毛隨风飘展,尽显曹爽的王霸之气。
“明公不愧是大將军的儿子!真有乃夫父之风啊!”
都这个时候了,邓颺还不忘拍曹爽马屁。
一旁恢復过来的杨伟斜眼看了一眼邓颺,眼神里满是不屑。
邓颺自是装作没看到。
一旁的夏侯玄朝李胜使了个眼色,让他看住杨老头,谨防他又要暴起伤人。
“呜呜呜~”
周围各个营寨號角之声连绵不绝。
作为大將军,曹爽以身作则,將自己和夏侯玄的本寨立於各军的最前端。
也就是说,除了先锋雍州军,就数他的本寨离蜀军最近。
当然,也最宏伟。
自从立寨后,士卒们在邓颺的督促下,几乎每天都在不断加固壁垒和工事。
曹爽的本寨壁垒高达数丈,每隔五步就有一个小堡垒容纳重型床弩。壁垒后方又布置有大量的弓箭手隨时可以发射压制火力。
由远及近,魏军各寨通过铜镜反射,发出准备就绪的信號。
“一切都准备就绪!”
夏侯玄在听了徐质的回报后又告诉曹爽。
“擂助战鼓!”
曹爽一声令下,寨中立刻响起了“咚咚”的巨大鼓声。
三国时期,各国军队行军都是通过隨军鼓手的腰鼓鼓点来控制行军的节奏。鼓点快,则士兵们的步伐快,反之亦然。
十多面一人多高的巨鼓同时擂起,巨大的鼓声既能壮军心士气,也能扰乱敌军的鼓点,从而扰乱对方的行军节奏。
曹爽的本寨一响鼓声,其余各寨也都纷纷效仿。
巨大的鼓声震动天际,山中棲息的鸟儿被惊嚇的满天乱飞。
“將军,魏兵这是在做什么呢?”
王平身后的一名蜀將对魏军的行为非常不理解。想到王平曾在魏军中任职,又与魏军交战经验丰富,便好奇的问道。
“这是魏人常用的手段,”王平一脸平静的解释了魏军这种擂鼓的目的。
然而,事实很快就打了王平的脸。
魏军的鼓声此起彼伏,根本停不下来。
“將军,怎么魏兵还在打鼓?”
时间早已过了王平所说的时间,但魏军鼓声依旧不停。
“………”
王平有些尷尬,他挠了挠头,憋了半天,恍然大悟道,“这可能是魏军各寨之间在传递什么信號!”
他回过头吩咐诸將官,让他们仔细观察,一定要记住魏军鼓声的节奏。
山下,魏军的鼓都擂了足足一刻钟了。
没有曹爽的命令,鼓手就算是把手打脱力了也不敢停。
可那被魏军火光照亮的山道依然静謐无声,毫无所谓“追击郭淮的蜀军”动静。
“大將军!”
邓颺扯著嗓子对著曹爽的耳朵喊道,“是不是先暂停一下?”
曹爽铁青著脸,微微点头。
邓颺赶紧下令让部下停了这催命的鼓声。
蜀兵是一个都没见到,魏军们的耳朵都险些被震聋了。
“明公是不是派几个斥候去前面看看?”
夏侯玄也捂著耳朵,鼓声一停,他立刻向曹爽建议道。
曹爽再次微微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