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拱手相让!”曹皑微微一笑,拍著杜预的肩膀笑道,“从伍长到曲长,全都是我们亲自挑选的人选,子上纵有他意,又岂能如使臂指?更何况....”
曹皑压低声音,把钱巍和自己的交情告诉了杜预。
杜预依然不买帐。
“纵然钱校尉与卿有旧,但太傅选用的人,又怎能完全放心?更何况...”杜预也压低了声音道,“下午交接时,我观邓士载面有异色,似乎是对中下级军官不满。而且他身后也有一些军官表情不善。恐怕......”
杜预短短几句话,竟猜到了邓艾的心思。
“这倒是不得不防!”曹皑也严肃起来,但隨即又安慰起杜预,“不过吾兄现在长安,也不用太过担心。”
“若是司马將军当真要撤换曲队呢?”杜预还要较真。
从小杜预接受的就是正儿八经的汉儒经学,凡事都要算尽算全。
“若当真如此,也不要与他衝突。”曹皑略思忖片刻,“事后再报吾兄就是。”
“......”
杜预沉默不语。
“怎么了?”
曹皑好奇道。
杜预犹豫片刻,把自己父亲当年曾得罪过曹爽的往事告诉了曹皑。
“若是我去,只怕大將军...”
“我当是何事?”曹皑哈哈大笑,“无妨,我与兄长说一声便是。卿若是能在此次征蜀中立功,兄长肯定另有封赏,区区旧怨又算得了什么呢?”
杜预心中略定。
他早就知道曹爽是个心胸狭窄的人,没想到曹皑倒是不一样。
“可是...”杜预又拋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昭幼你真的看好这次伐蜀吗?”
“怎么?元凯不看好么?”曹皑大有深意的反问了一句。
杜预自幼熟读春秋,对於兵书也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杜预年仅六岁,亲眼见到家中长辈为了蜀寇而长吁短嘆。他十几年来也没少研究魏蜀两国的形势。
十多年前,曹爽曹皑的父亲曹真就伐过一次蜀。那一次,魏军突逢大雨,被迫撤兵,无功而返。
曹真也因此鬱鬱而终。
虽然是无功而返,但杜预几次推演,假设魏军继续打下去,难道就能真的攻下汉中?
这一次的伐蜀比之上一次更加潦草,曹爽虽然信心满满,但手下的夏侯玄、邓颺、李胜之流全不知兵,而司马懿、郭淮、夏侯霸这些老將则全都持反对意见。
这些可都是长期在关中和蜀军对峙作战过的一线將领啊。
这仗真的能贏吗?
杜预不好意思明说。
曹皑看出他脸上的为难,索性直截了当的挑开说。
“元凯,接下来的话,我希望你不要对任何人说。即便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不行。”
“可以吗?”
曹皑目光烁烁,一脸的严肃。
杜预也直起身子,微微点头。
“坦率地说,此次伐蜀必败无疑!”
儘管有心理准备,但杜预还是被惊到了。
“卿可曾参与过夏侯征西的沙盘推演?”曹皑冷笑一声,“简直如同儿戏!”
“如邓(颺)玄茂、李(胜)公昭之流,为一己之私慾,而启无名之衅,”曹皑顿了一下,还是压低了声音,“他日我若掌权,必黜此误国之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