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丈夫心有白月光(24)
元初又吃住在厂里了。
除了新型发电机的试製工作,她也跟刘工一起开班授课,提升技工的整体水平。
她还和刘工合作编写適用於一线技工的教材,厂里刻版油印,给上课的技工们都发了一份。
1955年8月初,1.2万千瓦发电机就试製成功了。
郑伟同志又一次给机械工业部打电话,请他们派人过来验收。这一次,郑伟同志笑得更加“猖狂”,把豪气干云、豪情万丈都通过短短的几句话表现了出来。
对方比上次更加震惊。
专家们以比上次更快的速度来到了砚山,几天时间对新產品进行了验收,听取了元初做的新產品设计、研发、试製工作报告。完了给她一个评价:后生可畏。
为了对她进行表彰,机械工业部给了她一个去京城读大学的名额。虽然她的理论和实践都很厉害,但是,没有文凭打底,她就只能是个工人,成不了工程师。
现在,国家已经开始试行工资分级制了,很快就会在全国进行普及。她如果作为一线工人进行评级,最高也就评个八级,这是上限。
但是,如果她作为技术人员进行分级的话,可能性就很多了。她完全可以通过考核,一次就评9级,成为一名普通工程师。隨著她资歷的增加,还可以评八级、七级、六级,如果到了一级,那就相当於行政级別的七级,算是部长级了。
行政级別和技术级別的评级,都是数字越小越好。工人级別是数字越大越好。
这位小祁同志的水平很高,靠的是天赋。她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如果她去京城深造一下,未来肯定会有更大的成就,前途不可限量。
而且,她要是真的天赋卓绝,或许会被放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发挥作用。
作为机械工业部的专家,他们对国家动向还是比较了解的。从今年开春以来,部里就动作不断,从各个高校抽调专家,从全国各地抽调最优秀的技术工人,看样子是要搞个大的。
说不定他们让小祁去京城,还能为国家的大动作输送个人才呢。
原本今年一月初开会,是通过了一个核武器研製计划,但是大家都以为从计划走到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没想到,春节一过,这事突然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了。
他们最开始还以为要和老大哥谈判一下,请他们支援点研究资料,毕竟他们已经成功了,如果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起步应该会比较高。
但是吧,现在看著好像也不是从零开始的样子。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们暂时也不清楚。
有深造的机会,元初自然是要去的。
郑伟同志虽然捨不得放走这么个人才,但是他也知道,去深造对元初的个人发展是有好处的,他不能阻拦。所以,他痛痛快快地放了人,还跟元初说:“我们有事就给你写信。等你深造完了,咱们再一起工作,製造更好的发电机。”
“您放心。我肯定一边深造一边做设计,然后把设计图寄给刘工,让他带著大家继续创新。”
8月底,元初动身前往京城。
她算是带薪读书,在她上学期间,电机厂还给她发工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