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彦收好了来自江川省的传真件,握住了公安局局长的手,“多谢领导。”

局长鬆开了傅明彦的手后,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別因为一件小事影响了报到的心情,时间还早,赶紧去报到吧,你放心,那个於学文是怎么拿到录取通知书的,这其中有没有利益输送,我们会查得清清楚楚。”

《北京晚报》的徐天裘也在旁边笑著说道:“放心吧,有什么消息看报纸就知道了。”

傅明彦:“有徐记者的话,我就放心了。多谢徐记者。”

徐天裘:“说什么感谢啊,我才是要感谢傅同学,送了我这样一个大新闻,等到这件事忙完了,我来你们学校找你。”

傅明彦笑著说道:“好,今天本来说一起在学校里逛一逛的,也没时间。”

徐天裘看到了上一次女兵回家报导的反响,他可以肯定,这一次的新闻肯定不亚於上次的报导。

关於在北大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徐天裘已经借用了公安局的办公桌,手写了一篇两千字的报导。

报导的標题就是先前在心中已经擬定好的那个,《真假大学生,一份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底属於谁?》。

亲身经歷了这个事件,见到了热心的大学生们,徐天裘觉得自己的这篇报导比上次的女兵回家还要好。

写好了以后,徐天裘继续蹲守在公安局里,要是有新的情况,可以隨时补充进去,手写好的稿件由小徒弟严胜利先送回到报社。

和公安局局长告辞以后,傅明彦往外走。

於学文、於父还有於母分別扣在不同的审讯室里,傅明彦经过其中一间审讯室,於父还在强调。

“真的是捡到的录取通知书,我们看到了捡到的录取通知书,起了坏心思,和学文没什么关係,都是他妈攛掇的。”

到了现在,於父还是不肯承认攀扯到其他人,只把责任推到妻子身上,反覆地强调让他的声音都沙哑了。

於父根本没注意到,审讯室外的小窗户路过了傅明彦。

·

顾家父子和傅明彦是在公安局附近的饭店吃的饭,吃完饭了以后,连带上教务处的王干事几人乘坐公交车重回北大。

来来往往的学生和家长明显是换了一批,不过在踏入到校园大门之前都是长久地凝视“北京大学”几个字。

新来的学生们第一站奔赴向地图指示牌,傅明彦不用,直接顺著上午的旧路,去了外语学院。

王干事在重回到校园的时候,表情轻鬆了不少,他猜想今天会忙碌,却没想到忙碌的是冒名顶替大学生的事情。

很快到了外语学院,外语学院原本是坐著的一位工作人员见著了傅明彦立即站了起来。

旁边的工作人员因为这个动作嚇了一跳,下意识地看了过去。

过来的一行人里有两个年长者,旁边跟著头髮有些禿了的教务处王干事,剩下那个长风而立的应当就是被冒名顶替的大学生了。

现在外语学院的老师们几乎都知道了有个学生被冒名顶替的事情。估计今晚上,各个学院的老师们都得知道这个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