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小楷秀美,傅明彦却无法判断这读者是男还是女。

接受旧式教育,悬腕练过字的,不管男女都可以写出端正的楷书来。

《妻妾满堂》有可能写到了对方的心底,也有可能让她(他)想到了生母,所以给出了这么大数额的打赏。

傅明彦顺手把钱拢在了一边,因为这封毛笔所写的信並无来信地址,所以也无法回信,他能做的是把这封信保存下来。

傅明彦心想著,能够在70年代给出这样打赏金额的读者,只要他之后还看自己的小说,打赏肯定会少不了的。

他的买房资金说不定都要靠著这位读者来累积。

甚至可能会在某一天,他会见到这位给出巨额打赏的读者,到时候这些信说不定就派上了用场。

傅明彦抬起眼的时候,看到了旁边的顾玉惜手中拿著拆信刀正在出神。

他不由得用手指弹了一下对方眉心:“拿了读者的这么多钱,替我不安心?”

顾玉惜回过神后点了一下头,六百实在是太多了,差不多比普通职工一年的工资还要多,更加了一张电视机券。

这是十四寸的电视机,是市面上最贵的电视机票了, 估计少说也能卖到六百以上。

“这是读者的心意,这个读者可能並不缺钱,所以不吝嗇自己的打赏。”傅明彦说道,“你想想看曾经的孙姨。”

孙宜贞就是典型的不缺钱,尤其是在女儿冯文芷回来以前,也可能做出一掷千金的举动。

“不说孙姨这种,还有一些人是家里有海外的华侨不停地邮寄外匯券,家里头也不缺钱。”

在动盪的十年里,其实並不是家里头有海外的资本就会遭遇到批斗这样的事情。

国家外匯储备奇缺,如果家人在海外定期邮寄巨额外匯,生活在国內的人反而会被当地的街道办保护起来。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万一批斗的人没了,国家的外匯任务怎么办?

国家收走那些外匯,给在国內收款的人兑换成外匯券,可以在友谊商店使用。

国內70年代的工资水平很低,但是国外的工资水平可不低,拥有海外关係的人,並且海外关係还能邮寄钱回来,是让普通人羡慕不已的。

要不然等到80年代,为什么人人都嚮往海外?

毕竟最动盪的年代,都不一定被批斗,可以过著滋润的小日子。

傅明彦点了点信,“你看看这个人一手簪小楷,应当本人也是个守旧的,在旧时代,若是遇到了喜欢的人,给出巨额打赏都是常事。李白不也接受了汪伦的资助,写出了千古名篇《赠汪伦》。”

顾玉惜笑了起来,虽然也学过《赠汪伦》,却不知道这首诗是汪伦的打赏而来。

顾玉惜捋了捋头髮,明亮的眼睛看向爱人,“你从哪儿看的?”

“你爱人要是没两把刷子,能写那么多东西吗?多少了解一点歷史。”傅明彦笑了笑,他真的也就是只多了解一点点而已。

“既然你这样说,那我就放心了。”顾玉惜摸著这张电视机券,“咱们要卖掉吗?”

顾家是有电视机的,这一张电视机券就多余了。

“有效期是一年。”傅明彦看著有效期说道,“再等等吧。”

“也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