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的经歷平凡得近乎典型,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生,没有特殊技能,也不具备显著优势。
家里人托关係把他安排进了收费站,让他在那个小窗口里,消磨掉人生最宝贵的两年光阴。
但陈建国骨子里有种不安分的躁动。
在收费站站台前目送无数车辆远去的日子里,他的目光总是追隨著那些豪车,思索著属於自己的机遇。
这种不甘平庸的特质,最终促使他主动递交了辞呈,走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经商之路。
选择做煤矿生意,与其说是他的商业远见,不如说是那个年代的普遍选择。
在资源紧俏的年代里,但凡嗅觉灵敏的人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陈建国做对了时代给予他的第一道选择题,在短短两年內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能赚到钱的人很多,但懂得用这些钱搭建权力阶梯的人却寥寥无几。
陈建国最高明之处,在於他深諳这个道理。
当他带著几分刻意的谦恭,出现在表姐家的门前时,他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表姐的丈夫张国安,那个在省级机关担任要职的高官,正是他覬覦已久的机会。
陈建国深諳人情世故,他没有贸然提出任何要求,而是以一个思乡的晚辈姿態,在每个节假日都会登门拜访。
直到张国安开始在餐桌上询问他的生意经,他才不动声色地展露出自己的才能。
从此,陈建国成了张国安的白手套。
他专门负责与翰海的对接,在灰色地带游走,將一些不便明说的交易变得清清白白。
这个角色既不显眼,却又不可或缺,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价值。
有趣的是,陈建国始终保持著收费站时期的那种谨小慎微。
即便在达成了数额惊人的交易后,他依然会用那种毕恭毕敬的姿態对待自己的表姐夫。
这种刻意为之的態度,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权力的敏锐洞察。
在这个名利场中,他深諳自己的位置。
不张扬,不拔高,始终保持著一个白手套应有的分寸。
这或许就是他能在这个位置上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而就在昨天,那通来自表姐的电话,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陈建国精心构建的安稳生活。
他立刻意识到,多年来作为白手套所积累的一切,终究要付出代价。
当天夜里,他就在机场目送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去往国外的航班,看著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安检口,心里异常平静。
接下来的两天,他以一种近乎机械的冷静,处理著公司的收尾工作。
那些跟了他多年的员工,在拿到遣散费时都一脸不解。
他们不会明白,这个看似稳健的公司,不过是权力游戏中的一颗棋子。
陈建国將保险箱里那叠与翰海往来的帐目装进公文包时,手指有一瞬间的颤抖。
他太清楚即將面对的命运,但在这场由权力编织的网中,他別无选择。
作为一个白手套,他早已看透了这个位置的宿命。
现在,与其说是在为家人铺路,不如说是在为自己博一线生机。
表姐的暗示很明確,必须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而他,就是那个最合適的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