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盛世开启
夜空下,应天城灯火璀璨,琉璃灯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
远处传来工厂的汽笛声,间杂著马车的铃鐺声、孩童的笑闹声,共同谱成一曲盛世长歌。
袁天罡走来,手中捧著一封书信:“殿下,燕王来信说,北平的铁路已修到张家口,商队运输时间缩短了大半。”
他顿了顿,“信中还说,开平卫的百姓用上了新式水车,盐硷地都能种出稻米了。”
朱樉接过信笺,目光投向南方。那里,朱標正坐在文渊阁內,与群臣商议著明年的通商计划;
更远的地方,郑和的船队正在泉州港筹备下一次远航,船上装载的不仅是丝绸瓷器,还有大明的新式火器与历法;
而在无数个像今日路过的村镇里,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崭新的工坊与田地里,编织著属於自己的幸福。
“这天下,终不负我们所盼。”朱樉轻声道。晚风拂过,观星台上的浑天仪缓缓转动,青铜部件在月光下泛著温润的光泽。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惊起一滩鸥鷺,在灯火通明的应天城上空盘旋。
这太平盛世,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锦绣画卷,每一笔,都绘满了百姓的笑顏与希望。
冬雪初霽,秦王府的琉璃瓦上覆著薄霜。
朱樉站在暖阁窗前,看著工匠们在庭院里安装最新的供暖装置——几根铜製管道蜿蜒进每间屋子,据说点燃锅炉后,室內便能如春。
袁天罡推门而入,斗笠上还沾著雪,手中攥著刚收到的快报。
“殿下,广州传来消息,”
他展开泛黄的纸张:“首座水力纺织厂落成,每日可產布千匹,女工们的月钱比从前多了三成。”
窗欞透进的光映在纸上,朱樉看见字跡间还夹著朵乾,是岭南特有的木,想必是当地百姓为表感激所赠。
街头巷尾,新年的气氛愈发浓烈。孩子们举著会发光的纸鳶奔跑,这些纸鳶內置微型电石装置,夜空里划出绚丽的轨跡。
城隍庙前的空地上,工部搭建了巨大的蒸汽走马灯,齿轮转动间,投射出《耕织图》的动態画面,引得老人们嘖嘖称奇:“这辈子竟能见到画儿自己动起来!”
除夕之夜,朱樉受邀入宫。太和殿前,焰火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绽放出“太平”“永乐”的字样。
朱標牵著太子朱雄英的手,將一盏写满百姓心愿的孔明灯缓缓放飞。
灯火摇曳中,朱樉听见身后传来孩童清亮的诵读声:“格物致知,实业兴邦;万国来朝,大明永昌。”
远处,朱雀大街的钟楼敲响子时的钟声,十二声长鸣穿透云霄。
朱樉望著漫天星火,忽然想起初到大明时的惶惑与挣扎。
那些血雨腥风的过往,终於化作了如今万家灯火的温柔。
袁天罡站在他身侧,两人相视而笑——他们守护的不仅是江山,更是这人间烟火里,永不熄灭的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