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檐角的铜铃被夜风吹得叮咚作响,朱標踩著满地碎银般的月光匆匆赶来。

还未跨进门槛,便听见朱棡爽朗的笑声混著朱权的琴声倾泻而出,暖意顺著门缝漫出来,將腊月的严寒挡在外面。

他下意识整了整衣冠,金丝绣的蟒纹在烛火下微微发亮——即便身为太子,在这群血脉相连的弟弟们面前,他永远记得自己是长兄。

"大哥!"最先发现朱標的是朱椿,这位喜好诗书的皇子立刻起身相迎,袍角扫过案几上摆放的字画捲轴。

殿內顿时热闹起来,朱棡重重拍著朱標的肩膀,震得他玉带叮咚作响;

朱棣默默將最暖的席位让出,目光中带著兄长对兄长的敬重;连素来寡言的朱柏都笑著递来一杯温酒:"大哥尝尝四哥带来的北平羊羔酒。"

马皇后看著这一幕,眼角笑出细密的纹路。

她抬手示意宫女们將新出锅的菜餚端上来,青瓷盘里的烧鹅泛著琥珀色的油光,表皮酥脆得似乎能听见声响。

这道菜她亲手烹製了十几年,从朱元璋落魄时的陶罐燜鹅,到如今御膳房特製的八角雕瓷盘,变的是器皿,不变的是文火慢燉的心意。

朱元璋大步踏入殿內,龙袍下摆扫过鎏金门槛。他目光扫过满堂儿孙,最后落在朱標身上,微微頷首算是打过招呼。

"都坐下!"他的声音带著不怒自威的气势,却在瞥见马皇后將烧鹅特意摆在他面前时,喉结动了动。

"今晚酒管够,但是咱事先说好,谁喝多了敢在这耍酒疯別怪咱的靴子甩你脸上!"

平日里总爱插科打諢的皇子们此刻却出奇规矩,纷纷起身应是。

朱樉垂眸搅动著酒盏,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值了,为大明弥补了诸多遗憾。

朱权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肘,递来一块烤得焦香的羊肉,无声的安慰让他喉咙发紧。

宴席上很快热闹起来。朱元璋坐在主位,左手边是朱標,右手边依次坐著年长的皇子们。

酒过三巡,朱棡按捺不住,解下腰间佩刀在殿中舞了一套太祖长拳,刀光霍霍间竟將飘落的烛劈成两半;

朱权抚琴相和,曲调从婉约的《梅三弄》陡然转为激昂的《十面埋伏》,惹得眾人纷纷叫好。

女眷们围坐在马皇后身边,听她讲著皇子们幼时的趣事。

阿依娜好奇地追问朱允熥闯祸的模样,柳依则红著脸请教持家之道。

尚析和尚槿两个小傢伙缠著观音奴要压岁钱,铜铃般的笑声在殿內迴荡,惊得樑上的燕子扑稜稜飞起。

朱標看著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忽然放下酒杯。

殿內渐渐安静下来,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弟弟:"此次相聚不易,不如等年后我继位,再安排你们前往封地。届时朝中事务稳定,后勤补给也能更周全。"

话音未落,朱棣已经起身。他的披风扫过满地酒盏,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大哥好意,小弟心领。但早一日出征便能早一日安心。"

"四哥说得对!"朱棡將酒碗重重砸在案上,溅起的酒液在青砖上洇出深色痕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