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朱门双喜
洪武某年仲秋,应天城的桂香混著金箔碎屑的气息,將秦王府浸染得华贵非凡。
朱樉早命人在王府外墙覆满朱红绸缎,檐角垂下的千盏宫灯皆绘著衔穗双凤,灯穗间垂落的银杏叶状金片,在秋风中叮咚作响。
王府前庭的丹陛上,两排鎏金狻猊香炉吞吐著龙涎香,裊裊白烟裹著桂子香,將整座王府笼成一片祥瑞。
卯时三刻,东宫与吴王府同时亮起暖黄烛火。朱雄英与朱允熥身著九章絳纱袍,袍上五爪金龙以金线盘绣,袖口处镶著的貂皮与腰间玉带相得益彰。
朱雄英头戴嵌东珠的乌纱翼善冠,十二串珠旒垂落眉间,隨著动作轻晃;朱允熥则束著白玉螭纹冠,冠顶红宝石在烛火下映出灼灼红光。
宫人捧著盛满新铸铜钱的赤金托盘,为二人系上缀满珊瑚坠角的喜絛——这是皇家大婚必备的“压腰钱”,寓意驱邪纳福。
此时,信国公府內,柳依端坐在沉香木拔步床上。汤家女眷们手持五彩丝线,为她细细绞去面上汗毛,谓之“开脸”。
梳妆檯上,十二凤衔珠釵已簪好,每支金釵都缀著南海珍珠与点翠,在烛光下流转著幽蓝光泽。
嫁衣是苏州绣娘耗时三月织就的云锦,百鸟朝凤的纹样以孔雀羽线绣成,裙裾处绣著的並蒂莲在秋风中若隱若现。
城南赐第內,巴沙正將祖传的苗疆银冠戴在阿依娜头上。
银冠由九十九根银丝编织,缀满翡翠与玛瑙,冠顶银凤展翅欲飞。
阿依娜的嫁衣以猩红苗锦裁成,领口袖口绣著蛊虫图腾,裙摆处垂落的银铃与铜片在风中叮噹作响。
巴沙將雕木盒递给送亲嬤嬤,低声叮嘱:“这是圣蛊『缠丝』,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启用。”阿依娜伸手按住木盒,腕间银鐲上的苗文图腾在烛光下泛著冷光。
巳时三刻,两支出嫁队伍同时启程。信国公府门前,柳依蒙著金线绣牡丹的红盖头,由兄长抱上八抬大轿。
轿帘掀开时,她將藏在袖中的“上轿钱”撒向围观百姓,铜钱与桂一同飘落,惹得眾人欢呼。
而城南赐第前,阿依娜在十二名苗疆巫女簇拥下走出,巫女们手持芦笙,吹奏著欢快曲调,银饰碰撞声与鼓乐声交织。
巴沙將一只刻满蛊纹的竹筒塞进女儿手中,竹筒里传来蛊虫细微的嗡鸣。
迎亲队伍在秦王府前会合时,三十六名锦衣卫仪仗同时敲响云锣。朱樉身著赤金蟒袍迎出,望著两乘轿大笑:“今日我这王府,可要被喜气掀翻屋顶了!”
朱雄英与朱允熥下马整冠,按礼制先向轿行三揖礼,再以象牙秤桿挑起盖头。轮到朱允熥时,苗疆巫女突然围成巫蛊阵法,巴沙取出一只玉蛊置於新人掌心。
玉蛊通体晶莹,蛊虫在其中缓缓游动,绕著二人指尖爬了三圈,才重新钻入玉蛊。
跨过火盆与马鞍后,两对新人被引入正厅。朱元璋身著十二章袞服端坐主位,马皇后凤冠霞帔,朱標及宗室子弟分坐两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