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城的青石板路蒸腾著暑气,茶肆酒旗在热风里懒洋洋翻卷。忽有急促的铜铃声撕破喧囂,"八百里加急!"浑身浴血的驛卒伏在马背上疾驰,腰间鎏金铃鐺撞出三长两短的脆响。

挑担的货郎慌忙闪进巷口,画摊的转盘还在空转,百姓们望著那抹明黄身影掠过朱雀大街,议论声如煮沸的鼎沸。

"明军攻破阿鲁台,其首领鬼力赤已被秦王斩下!"消息隨著驛卒的马蹄声炸开,绸缎庄的老板娘失手掉落剪尺,茶馆里的茶碗碰出清脆的叮噹。

戴瓜皮帽的老学究將摺扇拍在八仙桌上,鬍鬚都在颤抖:"好!好!我大明儿郎当如此!"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孩童们追著驛卒奔跑,扬起的尘土里混著槐的甜香。

此刻御书房內,朱元璋握著狼毫的手顿了顿,硃批在宣纸上洇出墨团。"陛下,这漠北秋高马肥,臣以为当..."

礼部尚书的諫言未落,雕木门突然被撞开,王景弘锦袍歪斜,冠带鬆散:"陛下!边关八百里加急!"

朱元璋霍然起身,龙纹团靴重重踏在金砖上。满朝大臣齐刷刷离席,玉带相撞声里,传令兵跌跌撞撞冲了进来。

他的玄色劲装浸透血渍,胸前"急递铺"的朱红印字已晕染成暗褐,怀中木盒还带著北疆的寒气:"陛下,明军已攻破阿鲁台,此时大军已向北元而去!还有,阿鲁台首领鬼力赤被秦王殿下斩首,这是他的首级!"

话音刚落,传令兵如卸力的弓弦瘫倒在地。朱元璋颤抖著打开木盒,鬼力赤怒目圆睁的头颅赫然在目,髮辫上凝结的冰霜正簌簌坠落。

他抚过案头朱樉出征前留下的兵书,忽然仰头大笑,笑声震得梁间的蟠龙藻井微微发颤:"好!好!我朱家的儿郎,就该让漠北蛮夷知道,大明的刀锋,永不捲刃!"

隨后太医背著药箱踉蹌奔入,在蟠龙柱下伏地叩首。他指尖搭上传令兵腕间的脉搏时,额角冷汗顺著山羊鬍滴落:"陛下!他只是劳累过度晕了过去,调养几日便能恢復。"

"赏百两黄金!"朱元璋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迴荡,龙袍袖口扫过案头,將未写完的硃批震落在地。

朱標望著父亲眼角新添的皱纹在笑纹中舒展,上前一步拱手:"恭喜父皇!"他的緋色袍服与朱元璋的明黄龙纹相映,恍若当年朱元璋带著他看將士演武的光景。

朱元璋將蓝玉和朱樉的战报逐字细读,苍老的手指在"朱雄英力斩十三敌"处反覆摩挲:"標儿,你看!咱大孙终是长成了!"

当战报递到朱標手中时,宣纸上还带著北疆的沙尘。

朱元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泛起泪光:"去告诉你母后,就说她日夜掛念的孩子们,都成了大明的脊樑!"

朱標捧著战报疾步离开,廊下阳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恍若一条通往后宫的金色长桥。

乾清宫內,鎏金香炉飘出裊裊龙涎香,將马皇后与观音奴的絮语浸润得愈发温柔。

观音奴抚著高高隆起的小腹,正与马皇后说著胎动趣事,忽听得廊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朱標宽大的緋色袍袖卷著穿堂风疾步而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