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权势愈发膨胀,保不准哪天就会做出危及社稷的事。这次暗害皇太孙的传言,绝不能当作儿戏,得早做防范,否则必成大患。”

眾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愈发激动。

暮秋的午后,阳光透过韩国公府雕的窗欞,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影。议事厅內,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李善长端坐在雕檀木椅上,双眼微闭,鹤髮在微风中轻轻飘动,脸上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和智慧。他面前的茶几上,一杯香茗早已没了热气,茶香却还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縈绕。

与他相对而坐的,是一群身著官服的文官。这些人神色各异,但都带著同样的急切和不满。他们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同点——与秦王朱樉积怨已久,一直苦於没有机会扳倒他。

“李相,”率先打破沉默的,是户部侍郎林文渊。他微微前倾,脸上的神色十分郑重,“如今这谣言传得满城风雨,依我看,说不定並非空穴来风。

咱们不如一同进宫面圣,恳请陛下收回秦王的兵权,以免后患。”

李善长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眾人后,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才开口道:“林侍郎,话虽如此,但仅凭市井流言,就仓促进宫进諫,万一有误,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引得陛下不悦。

依我看,还是先观望一阵,待事態明朗再说。”这番话,既没明確拒绝,也未表示赞同,透著官场老狐狸特有的圆滑。

“李相,您这话说得固然在理,”工部郎中周正挺身而出,语气激动,双手在空中挥舞,

“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秦王手握重兵,行事又向来囂张跋扈,若是等他羽翼丰满,再想遏制,可就来不及了。如今这传闻,说不定就是上天给咱们的警示!”眾人纷纷附和,一时之间,议事厅里议论声此起彼伏。

李善长静静地听著,脸色平静,没有丝毫动摇的跡象。他的目光深邃而又复杂,仿佛在思索著什么。

见李善长不为所动,林文渊咬了咬牙,站起身来,双手抱拳行了一礼,说道:“李相,既然您有所顾虑,我们也不便强求。

今日哪怕陛下降罪,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著秦王继续坐大,危及大明江山。告辞!”说罢,他转身带头离去。

李善长看著他们离去的背影,微微嘆了口气,摆了摆手,对一旁的管家说道:“去,替我送送各位大人。”

管家恭敬地应了一声,快步追了出去。议事厅內,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树叶沙沙作响……

待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迴廊尽头,李善长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划过一丝冷冽的嘲讽。他双手交叠在腹前,指节不自觉地叩击著太师椅扶手,发出“篤篤”轻响。

“一群蠢货,”他声音低沉,透著浓浓的不屑,

“还打著为江山社稷的旗號,分明是秦王平日里动了他们的奶酪,现在借题发挥罢了 。”说罢,他端起茶盏,却发现茶汤早已凉透,又重重搁回桌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