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西方,万寿山,当年事
“圣人之伟力,当真难测,非大罗乃至准圣可以揣度。”
自空间裂缝之中走出,元易腰间的九九散魂葫芦之中传来红云老祖的感嘆。
元易目光打量四周,感受著此方天地的大道痕跡,这便已经到了西方地界?
对於红云老祖的感嘆,他的体会並不深刻,反正大罗与圣人,於他而言,都是一样难以想像的境界。
不过他也能模糊感应到其中的区別,想当初,他与三霄刚刚拜入师门之后,被通天带回崑崙,自东海而行,由老师通天亲自带著他们横跨虚空,也耗费了不短的时间。
而如今,证道成圣的通天,直接就能將他从崑崙送到西方地界。
至於说是东海之畔距离崑崙的空间距离更远,还是崑崙至西方地界的空间距离更远,元易也说不清楚。
对於只是小小太乙初期的他来说,洪荒天地依旧过於广阔。
整个西方的地界比起东方来要更小,毕竟被公认为洪荒天地中心的不周山,可是完完全全位於东方的地界。
而在不周山以西的崑崙神山,也在东方地界,东西方地界的分界线甚至更在崑崙以西,由此可见东方地界比之西方地界要大上许多。
在元易的感应之中,西方確实比东方要更加贫瘠,这种感觉相当明显。
天地间的先天造化之力近乎散尽,大道痕跡杂乱斑驳,地脉之气浑浊,隱有暴戾,对於修行者来说,这等环境確实差了些。
其中缘由元易虽然不曾经歷,却也知晓,都是更加古老时代的那一场大战所致。
几乎与三族大战同一时期的仙魔之爭,彼时的道祖鸿钧还不是道祖,而是仙道的开创者,或可称之为仙祖。
与那位魔道之祖罗睺,在这西方地界一场大战,惊天动地。
即便那个时候的两人都还没有超脱出大罗的层次,也非比寻常。
原本可以与崑崙相提並论的神山须弥山,便是在这一战之中被毁去了大半,无量神山就此断折。
到得落幕之时,那位魔祖罗睺,更是直接引爆了整个西方地界的地脉之力,差点將西方尽数毁去,哪怕是那个时候的道祖鸿钧,也没有余力阻止,造就了如今的西方景象。
甚至元易还知道,他如今所见的西方,实则已经是经过缝缝补补之后的西方了。
西方有二圣接引与准提,於须弥山立西方教,而他们的大量功德之力,便与修补梳理整个西方地界的地脉有关。
可以想像,在修补之前的西方地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西方之贫瘠,倒並非虚言。
元易受自己固有认知的些许影响,对於西方教以及西方二圣並无太多好感,尤其是他如今还是截教弟子。
但元易也必须承认,勤勤恳恳修补西方地脉的他们,確確实实有著大功德,只论这件事,当得起圣人之名。
元易抵达的地方距离镇元子这位先天神圣的道场万寿山所在尚有一段距离,却也相距並不遥远。
在红云老祖的指引之下,元易驾驭遁光而行,速度颇为不慢。
隨著前行,元易也感受到了天地环境的明显变化,那种地脉混乱、先天造化之力稀薄的现象,似乎在快速消退,越是靠近万寿山的地界,越是明显。
就好像是茫茫沙漠之中的绿洲?
“我那位老友镇元子,伴生一件极品先天灵宝地书,虽只是极品先天灵宝,但却与寻常极品先天灵宝不同,可借地脉之力,防御之能洪荒之中少有可相提並论者。
確確实实在防御威能上更胜一筹的,怕是只有你大师伯太清道友所持的那座至宝天地玄黄玲瓏宝塔。
当初那一场大战,我那老友便是借地书之威能,儘可能的护住了这一方天地,使其免遭劫难,方才有你如今所见之景象。
可惜,当初镇元子也只能护住这一隅之地,做不得更多了。”
红云老祖在跟元易解释著这天地的明显变化缘由,也说起了那一场整个西方的劫难。
到得最后,更是说起了当下的西方教二位圣人接引与准提,话语之中竟然带著几分钦佩之意,这让元易觉得有些古怪。
因为就他所知的阴谋论,红云的陨落往往与西方二圣脱不开关係,说是无法偿还成圣因果,所以直接让红云老祖陨落以此销帐偿因果之类的。
元易便也顺著话题多问了一些当初紫霄宫讲道的事情,旁敲侧击问及红云老祖当初为接引他们让座一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