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自然难不倒王烁。
控制中心的空间是足够的,这就不用太费脑筋压缩设备空间,甚至去改变设备外形,无脑塞就行了。
王烁隨手在空中画出两个圈,淡蓝色的光幕浮动,隨著王烁的指尖显露出了痕跡。
一上一下,两个圈漂浮在空中。
没有停顿,王烁又在两个圈上各点了几个点,捏住拉动了一下,让他们分布的更均匀一些。
做完这些,王烁轻轻挥了挥手,说到:“零,按照这个结构將装置镶嵌在上下层显示环上,对內辐射,优化一下外形,看起来……嗯……”
王烁沉吟了一下道:“儘量值钱一些。”
“明白,先生。”
光环消失,隨即又重新出现在王烁眼前。
这次,不再是简单的上下层环形结构,而是一幅十分完美的模型图。
虽然只有一个顏色,而且不是全尺寸,但仍然能从標註的尺寸数据上看出这幅立体模型的精密之处。
下方的圆环,变成了一道高足有六十公分的地台,地台中心十分平坦,周围和下方则安装了足足十二台投射装置,覆盖地台及上方的每一处空间。
地台侧边,则是一道圆柱形的滤光光幕,用来过滤多余的光线,辅助操控人员和指令员更好的查看地台中的立体浮光光幕。
滤光光幕则和天板上垂下的顶台相连,同样的,顶台也安装了十二台投射装置,两个平台共计二十四台投射装置三百六十度毫无死角的將整个显示区域覆盖。
而在其他空间,则是品类繁多的传感器和摄像头。一旦检测到人手进入平台显示区域,这些传感器就会立即將数据提交给零的人工智慧体,由零的复製体来检测和计算人手路径,从而操控被遮挡的部分和没被遮挡部分的投射装置完美融合,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
过程很复杂,实际的计算牵扯到零的运算,更为复杂,但显示出来的效果却是无比的简单。
人机互动,而且是实打实的物理互动,仅此而已。
王烁对此很满意。
零的理解力又有提升,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人工智慧了,可以试图理解主人的心意了。
不错。
径直穿过光幕,王烁来到了另一处的平台前,一个小巧的装置放置在平台上。
“先生,按照您更改的设计原稿,我为您生產了二號原型机。”
零的声音提醒道:“我要提醒您的是,这台装置价值极高,不建议您將其作为动力工程装甲的配套下发,可能会引起部分窥探。”
王烁微微一愣,看了一眼漂浮在自己身边的零蛋,笑了笑道:“我自有我的道理。”
零蛋没有再说话。
王烁將平台上的装置拿起。
这台装置整体呈小巧的立方体形状,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迷你版的电子显微镜,一块小小的屏幕,一个操作平台,一个可移动的置物台,以及在置物台上方的探测仪。
结构很简单,功能却一点都不简单。
某种意义上,这玩意的性能比那些高端实验室的大型相位电子显微镜还要更强悍。
所以,零蛋的提醒其实並没有错,这东西如果现在泄露出去了,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揣测。
但王烁不在乎。
因为害怕泄露,所以就捆住自己的手脚不用?这是什么奇怪的逻辑思维?
自己也没教零这种扯淡的逻辑思维。
王烁平静的看了一眼零蛋,淡淡道:“零,物理引擎代码构建的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先生,目前缺乏数据支撑,无法正確运行。”
“我有。”
王烁轻笑著道:“在伺服器的数据存储库里,你將其注入到物理引擎內,我要知道数据缺口程度。”
“请稍等,先生,正在注入数据。”
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零的声音在王烁耳中有些平淡。
“注入完成,先生,模擬数据量已达到百分之十五,不足以支撑物理引擎正確带入参数,如果强行运行,可能会出现参数失效。”
王烁点了点头:“剩下的数据我来想办法,先运行起来吧,没有模擬能力,你的功能受限很大。”
“明白,先生。”
“模擬沙盒构建中,开始生成物质数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