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厂房,再一次被王烁改变了格局。
原本在厂房后部用来测试电磁步枪的地方,已经被王烁腾开了地方,安排上了一个硕大的金属箱。
金属箱体的外部,隱约能看到几个英文字母。
此刻,箱体大开,五六支金属机械臂围在箱体四周,將前端伸进了箱体內部,不断动作,不时发出丝丝亮光。
而王烁,则坐在沙发上,戴著一副vr眼镜,手中握著一支手柄,看起来似乎沉浸其中,表情十分严肃。
突然,王烁大声开口:“零,停下,这部分不能动!”
几只机械臂猛然间停顿。
“解除自动进程,镜片安装交给我来操作。”
王烁命令道。
“好的,先生。已经转为手动操作。”
王烁微微转动手柄,其中一只机械臂开始缓缓动作。
这些机械臂,都已经是王烁魔改了两次之后的版本了。
由於將其中的驱动关节都换成了六足机器人同款,其精度和运行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再加上末端安装的多个景深摄像头,可以三百六十度全无死角的將画面呈现在vr眼镜里,让王烁得到第一视角的体验。
等到第三个版本,王烁就准备再上点新技术了,爭取让这几个机械臂的性能爆表。
“零,辅助模式,实时显示参考位置。”
王烁沉声道。
话音一落,他就看见面前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出了一道道虚影,他小心的移动著机械臂,將机械臂端抓取的镜片小心的和虚影重合。
这已经是极为关键的步骤了,镜片的安装关係到整台机器是否可以成功达到设计目的。
如有一个不小心,整台机器很可能因此而报废掉。
而短时间里,他是没办法再从其他渠道获取一台完整的光刻机的,即便只是性能落后的二手光刻机。
没错,眼前这台金属箱体,就是製造晶片必不可少的设备——光刻机。
只是这台光刻机的性能並不是很优秀,精度仅仅只有128nm,属於元老级的產品。
如果不是这样,曾教授也不可能答应將这台设备搬到这里来。
设备到手了,但性能不符合要求怎么办?
升级!
於是,王烁这几天就一直在做这件事。
自开始设计零蛋,他就已经有了製作晶片的打算。
所以关於超能晶片的生產线和生產设备,已经提前列好了计划並通过零不断完善,设备设计图也是。
原本他计划通过陈忠轩从无到有的製作一台全新的机器,但很显然,在万基半导体发布公告后,製作全新的机器显然来不及了,他只能临时抱佛脚,利用一台现成的机器进行改装。
不幸地是,这台机器和他想像中的机器有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机器结构,通过他的拆解,这玩意的光路竟然仅仅只经过了五次集中处理,参与处理光线的透镜也统统都是几年前的產品,透光率严重不达標。
幸运的是:这台机器遇到的人是王烁。
没有什么事是一个继承了其他宇宙最顶尖科技的人解决不了的。
一个月前,王烁就已经未雨绸繆,安排林俊峰生產了最新的新材料,无色,透明,易加工,硬度足够。
最关键的是,这种新材料在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其透光率远远高於现在市面上的普遍產品。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製造新材料,按照王烁的设计进行精加工。
为此,王烁还专门通过郑颐订製了一个特种光源。
至於为什么要找郑颐……咳咳,原因大家都明白。
三天前,设计图、原材料、缺损替换的零部件全部都齐备,改造行动正式开始。
由於超能晶片的原理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顛覆,所以改造的工程量並不大。
王烁所做的,也仅仅只是將原本光刻机內部的构造全部重新设计,將原本的五次处理一路光路改成了两路光线十五次集束;將原本的一般光源更改为了功率更强的武器级光源;將原本精度128nm直接升级到了14nm;將原本只能蚀刻普通电晶体的设计改成了全新的三维晶体晶片。
最后一点,才是超能晶片的精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