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本就生產成本高於国外的他们毛利润已经低到了一个令人髮指的地步。

如果將银行贷款利息,gg成本等费用都计算在內的话,能够赚钱的品牌就不剩几个了。

而他们此刻的负债表却是让人看得触目惊心,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隨著手机市场逐步转向彩屏手机,他们的產品开始大量的滯销,库存一个比一个多。

如此情形之下,不少品牌纷纷宣布开始退出手机市场。

对於那些大的科技公司来说他们不过是切除掉一部分不良资產项目。

可对那些致力於搞手机產业的公司来说,他们的处境变得更加严峻。

继续生產,他们没有技术优势,做下去基本上就是给国外商家打零工。

可如果不继续生產,那他们的银行贷款可就还不上了。

可是现在谁都知道死撑下去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此刻,整个国產手机市场只能用一片惨澹来形容。

当然,隨著龙耀手机的业绩报表出现,所有人似乎都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新的一年第一季度龙耀手机的销量突破了60万台,占据了国產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一。

不要小看这个数据,这相当於龙耀手机一家就占据了10%的手机市场。

而有心人还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之处。

这个销量並不是龙耀手机的极限,而是他们的產能限制。

这就有些恐怖了。

然而当人们看到了龙耀手机的销售额时,除了惊嘆再无其他。

第一季度,龙耀手机的销售额居然高达12亿!

就是按照其他国產手机只有10%的利润来说,那也是1.2亿的盈利。

这让龙耀手机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別的国產手机那都是入不敷出,凭什么你就赚钱了呢?

直到此刻,不论是消费大眾还是科技同行才都开始正视龙耀手机的存在。

这时无数同行才真正意识到龙耀手机不是沽名钓誉的贴牌机和组装机,而是真的有技术在里头。

一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傢伙纷纷跳出来冒酸水。

“龙耀手机的彩屏手机成本一定很高,估计按照他们均价1500元的售价绝对是赔本赚吆喝。”

“大家不要感慨了,龙耀手机绝对在赔钱。他们的平均售价比国际品牌要低20%以上,怎么可能赚钱。”

“净搞些里胡哨的东西,龙耀手机败局已定!”

在无数国產手机纷纷哭著喊著要退场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异类,这谁受得了。

唱衰之声在网络上吵吵嚷嚷,仿佛龙耀手机不亡就是对他们的侮辱。

可是谁又能知道此刻苏武正和管理层们透著乐呢。

为了抢夺市场,龙耀手机的售价的確便宜。

对標同类国际產品,龙耀手机的价格普遍都要便宜20%左右。

这在无数同行眼中根本就没有多少利润可言了。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龙耀手机的生產成本有多低。

毫不夸张的说,龙耀手机便宜的这些钱就是他们的成本优势。

也就是说,龙耀手机在利润上基本和那些国外品牌是持平的。

按照最终利润计算的话,龙耀手机的平均利润可以稳定在40%。

如此一来,龙耀手机在第一季的盈利就是4.8亿龙幣!

这个数字绝对是无数同行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苏武对此不由感慨,“这还真是道友祭天法力无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