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远在离太阳系 50 光年外的山海关星系,巨大的要塞正在慢慢成型。经过两年时间的生產製造,青龙舰队的所有飞船,都已经建设完毕。

隨著飞船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核燃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考虑到未来飞船的数量只会继续增多,林科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开始在科技交易系统里寻找解决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於让他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之前他一直忽视的一项技术——戴森球世界的“气態行星採集”技术,现在重新引起了他的重视。

这项技术的原理很简单,只需要在气態行星上放置一个轨道採集器即可。

这个採集器能够自动运行,大量收集气態行星中的氢和重氢资源。其中,重氢可以直接用作飞船的动力燃料。

虽然其效率不如氦-3,但对於那些不需要长距离飞行的飞船而言,已经足够满足需求了。

除此之外,林科还兑换出了分馏塔这一设备,可以將氢气分离为重氢。

有了这些技术和装备,大大的提高了燃料的產量。

50 光年范围內的气態行星,数量眾多,难以计数。拥有气態行星开採技术后,再也无需担忧核燃料的供应问题。

此外,林科还兑换了量子列印製造台。

这一创新设备让製造台的工作速度大幅提升至原本的三倍,从而显著提高了未来生產成品和装备的效率。

同时,戴森球世界也成功解锁了位面熔炉和大型採矿机。

其中,位面熔炉运用磁单极子通过位面过滤器引发自组织量子效应,產生热力学负温度流,以此实现对矿石熔炼和提纯的极大加速。

然而,要製造这种位面熔炉,必须使用一种名为“单极磁石”的特殊矿物,而目前科技世界尚未发现这种资源。据说,只有在黑洞附近才能找到这种珍贵的单极磁石。

而大型採矿机,则是利用量子晶片对激发器產生的光子群在跃迁过程加以正向干预,能够使雷射束產生明显的聚束效应。

聚束后的雷射束在特殊引力场的作用下沿著预定的路径对矿脉局部迅速加热,將矿物以粒子態的形式进行运输並封装,可以更方便的建造和更高速的採集矿物。

採集的矿物可以用传送带或者物流运输机运送出去。

大型採矿机,也需要用到另外一种材料,就是光柵石。这种材料,目前也没有被发现。

除此之外,林科还与伊卡洛斯进行了量子化工厂、增產剂等先进技术的交易。

在所有可以交易的世界中,如果要论及生產製造能力,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世界比得上戴森球世界。

然而,戴森球世界所使用的一些奇特材料,林科这边实在无法寻觅到。

因此,想要大规模装配这些设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幸运的是,林科如今財富雄厚,拥有大量的能量点数,他毫不犹豫地向伊卡洛斯购买了这两种珍贵的矿物。

得到这两种矿物之后,林科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將所有的生產线全面升级。

这一举措让攀登科技无论是在採矿、冶炼还是生產方面,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郑飞翔教授对鯤鹏运输机进行了巧妙的改造,使得即使那些没有太空电梯的星球,其运输效率也大幅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