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作人员显然早已考虑周全,基地內部配备了多艘先进的飞行汽车,它们具备快速、精准的运输能力,可以將人们迅速送达目的地。
儘管各国的太空人们已经在虚擬头盔中接受了上千次的训练,但当他们亲眼目睹行星探测者飞船时,仍然感到无与伦比的震撼。
事实上,华国的航天员们为了加快对各国太空人的培训进程,利用虚擬实境技术精心打造了与宇宙飞船完全一致的环境,並邀请各国太空人在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当各国的太空人成功登上行星探测者飞船后,他们首先做的事情便是向中央计算机发送更改飞船名称的请求。
这一点是华国方面事先同意的,因为如果所有的行星探测者都被称为同一名称,那么很容易產生混淆和不便。
然而,无论各国的行星探测者最终被命名为何名,在华国的系统中都会有一个独特的编號作为备份记录。
例如,米国所分得的飞船,虽然他们將其命名为"鸚鵡螺號",但在华国的系统中,它仍然被標记为107號行星探测者。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更便捷地进行称呼罢了。
西北基地不仅承担著各类建设任务,同时也肩负著太空出入境的重要责任。
未来,任何宇宙飞船若未获得授权,將严禁在地球停靠。
这一举措旨在加强管理,毕竟地球是当前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
如果某艘飞船携带放射性物质或有害物品,並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进入地球大气层,这对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言,无疑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在了解到存在外星生命后,今后的出入境审查將会愈发严格。
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各个国家的管控力度。
数百艘行星探测者依次升空,场面极其壮观震撼。
世界各国纷纷报导了这则新闻,將那些踏上太空之旅的太空人们塑造成为国爭光的英雄形象。
这使得全球瀰漫著外星人即將入侵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至少各国政府正在积极行动以应对挑战。
这样一来,民眾能够看到希望,不再感到如此沮丧和无助。
此时的林科正站在动力实验室外,透过玻璃墙望向室內那台高大威武的机甲,眼中满是期待和兴奋。
这台新型中级机甲名为"刑天",其体积相比"蚩尤"机甲整整大了一圈,身高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7 米。
凭藉著製造"蚩尤"时积累的宝贵经验,宋天星院士对中级机甲的改造工作可谓信手拈来。
仅仅耗费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便成功地生產出了第一台样机。
得知这个好消息后,林科迫不及待地赶到现场。
毕竟,小七早已製造出了可供通感头盔操控的机甲,但亲自驾驶与远程操作带来的体验完全不同。
就在不久前,林科还曾两次操纵机甲登上太空,然而那种感受远不及亲身体验来得震撼。
因此,当他听说宋天星院士已经完成了"刑天"机甲的研製,便毫不犹豫地赶来。
宋天星院士深知林科的心思,但出於安全考虑,他並不敢轻易让林科去冒险。
於是,他提前向军方提出申请,邀请了两位经过身体强化后顶尖的机甲驾驶员前来参与测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