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天舟一號”能够在星球內部起降,其载重量惊人地达到了三千吨之多。

而“天舟二號”则只能在太空中进行运输任务,但它的载重量同样令人惊嘆,竟然高达两万吨!

这些採矿飞船被命名为採掘者一號和採掘者二號。

其中,採掘者一號採用了传统的钻头进行採矿,这种方法虽然耗能较低,但採掘速度相对较慢;而採掘者二號则採用了更为先进的雷射採矿技术,儘管耗能较高,但採掘速度却明显更快。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艘天舟二號飞船都配备了四台採矿船,並一同前往小行星带展开作业。

由於小行星带上的矿物质种类繁多,且每种矿物质都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適的採矿方式。

比如对於那些硬度较大、难以破碎的矿物质,可以採用传统的钻头进行挖掘;而对於那些易於破碎的矿物质,则可以採用雷射採矿技术来提高效率。

然而,天舟二號运输飞船的载载量仅为两万吨,这对於庞大的矿物资源需求来说显然远远不足。

因此,在前往小行星带採矿时,必须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採集。

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特殊的矿物,如用於製造许多零件所需的鈦矿以及金银等贵重金属,才值得被採集回来。

相比之下,像铁这样常见的矿物,由於其在火星上的储量较为丰富,且开採难度相对较小,因此目前暂不考虑从其他星球获取。

林科获得了飞船图纸后,立刻让小七开始著手製造。

然而,他明確表示目前只需製造天舟一號和採矿船即可。

儘管天舟二號的设计图已到手,但受限於当前条件,即便成功製造出来,也无法將其送入太空。

因此,当务之急是儘快在火星上建立起一家造船厂。

在流浪地球的世界里,他们曾在火星上成功地建造了天舟二號。

这一成就得益於火星相对较低的重力环境,使得天舟一號有能力將天舟二號送入太空轨道。

然而,如果未来能够在外太空建立一座造船厂,那將大大简化整个流程。

流浪地球的世界已经制定了一个宏伟计划:在火星的外层空间,建设一座大型的造船厂。

这座造船厂不仅能设计出比天舟二號更大、承载量更高的宇宙飞船,还能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毕竟,並非所有的宇宙飞船都需要降落在星球表面。

我们从科幻电影中可以看到,许多大型的宇宙飞船通常会配备小型的穿梭机,用於在太空与星球之间来回运输。

流浪地球的科学家们正是借鑑了这一思路。

到那时,他们搬运基地將会变得更为便捷。

不仅如此,流浪地球的科学家们还竭尽全力地將所有建筑物和造物都设计成模块化。

这样一来,日后的迁移工作將会变得异常轻鬆。

林科对这一创新举措充满期待,迫不及待想知道流浪地球未来的发展走向。紧接著,他又將视线转向了生化危机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