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林科才不会呆呆地坐在地下基地里苦等,有小七在此照料足矣。
於是,他返回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科技交易系统。
进入系统后,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能量点,经过近期的几笔交易,如今还剩下 3000 多个能量点。
在生化危机世界和流浪地球世界,均可採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因此,只要对方拥有相应的科技,他大多都能通过交易获得。
然而,最为特別的当属戴森球世界,他们所欠缺的主要是资源,几乎只能依靠能量点数来完成交易。
资源方面,林科確实有所欠缺,无法大规模地用於交易。
此外,考虑到戴森球世界对资源的巨大需求,即使將整个太阳系的资源全部交易出去,恐怕也难以满足其要求。
毕竟,时间紧迫,戴森球世界的伊卡洛斯仅仅在本星系內建立了物流运输系统。
与其他文明不同,戴森球世界並不建造太空电梯,而是在各个星球上设立大型的物流塔。
这些物流塔可以加速运输机的进出,实现资源的高效运输。
此次前来,林科希望能找到超距通讯技术。
按照常理推断,由於戴森球世界所有人类的意识都已上传至主脑,他们理应掌握这一技术。
然而,经过一番查找,林科並未发现相关技术的踪跡。
不过,在查找过程中,他还是发现了一些其他技术,例如太赫兹探测技术、批量製造卡西米尔晶体的技术以及波函数干扰技术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粒子可控技术,它展示了戴森球世界在科技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创新能力。
太赫兹探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应用於矿產资源的探测领域。
它在外星挖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说是绝配。
这种设备的能耗大小取决於其探测范围,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探索一整个星球,那么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具体来说,如果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需要使用 20 座大型核聚变电站连续发电一个月才能满足需求。
然而,虽然探测小行星也会耗费一定能量,但相对而言还是较为可行的。
未来,当我们前往小行星带进行挖矿作业时,这项技术將使得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卡西米尔晶体是一种利用强电场將带电粒子固定住,通过粒子之间的库仑斥力自发地形成一个空间环状离子晶体的材料。这种晶体通过施加一个微弱的静態磁场,可以激发晶体內部粒子的零点能,產生明显的卡西米尔效应。卡西米尔效应是由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於1948年提出的一种现象,它基於量子场论的“真空不空”观念,即真空中即使没有物质存在,仍然存在能量涨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