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残败柳 您看不上啊

1984年7月22日,甲子鼠年,农历六月廿四。

大暑。

筹备三个多月的《双旗镇刀客》,终於万事俱备,在阿克塞草原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机仪式,正式开拍。

举办开机仪式的地点,就在红柳滩,在陈春年的那9000多亩农场旁边堆一个土台子就好了。

远处有雪山,附近有小河。

一面是芳草姜姜的草原,一面是荒凉的戈壁滩,黄绿分明,另有一番『这边风景独好』的味道。

尤其是新开垦的9000多亩黑土地上,葡萄,瓜果,菜蔬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就很是震撼。

作为该片的『金主爸爸”,陈春年自然应邀参加开机仪式,並做了一个简短发言。

他的话很简单,就一句:“肉吃到饱,酒喝到好,所有演职人员的生活补助,每天3块钱!”

轰”一下,百十號人一声欢呼,就差扑上来抱住陈肥肠喊爸爸了。

两个主演,李连结和刘小庆,在人群中笑眯了眼,看向陈肥肠的眼神都不对劲儿了。

尤其是刘小庆。

这是陈春年第一次见到真实的、活生生的刘小庆,没忍住多看了一眼,心下挺满意。

不得不说,这位七十几岁还能演少女的刘姐姐,两只眼睛水汪汪的,盯著陈肥肠,轻轻咬著下嘴唇,欲说还羞,欲拒还迎。

这风情,。

陈春年不得不在心里头承认,出生於1955年的川渝妇人刘小庆,这大脸盘子,这弯月般的眼晴,这顏值、就相当的凑合嘛。

怪不得能让姜汶同志念念不忘,豁出了小命的,只为护这位姐姐的周全接下来导演讲话,张艺某神情严肃,拿了一张讲话稿开始哗哗。

看著小號版的张国师紧张兮兮、一本正经的样子,陈春年心下好笑。

年轻人没出人头地之前,谁特么的都这样一副战战兢兢的怂样啊?

“你这臭小子,哄抬物价啊。”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作为国內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功夫片』,而且,还是国內第一部由『金主爸爸』赞助拍摄的片子,北影厂很给面子,汪厂长亲自带队。

他一个大脚丫子端在陈春年的屁股蛋子上,笑骂:“国內所有製片厂给演员的补助,统一1块钱,你这么一搞,其他人怎么想?”

陈春年一脸的无所谓:“其他人怎么想,我咋知道?隨便他们胡思乱想去唄。”

汪厂长嘆一口气,幽幽说道:“还不是因为穷嘛。”

“上一次与左派电影公司的拍《少林寺》,我和傅奇同志还私底下说过,人家香港的演员,就算是跑龙套的一天300块钱,咱们的主演,一天1块5毛钱。”

老厂长下巴扬了扬,眼睛瞅著人群中的李连结,悄声笑骂:“看见没,李连结那傢伙不服气,找导演理论,说不行了他演完自己的戏份,就化了妆去演龙套,就想多挣钱。”

陈春年笑了笑,没声。

一天能赚300块钱,凭什么拿1块5毛钱、还要感恩戴德、肝脑涂地?

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嘛。

其实,国內几大电影製片厂並不差钱,关键是管理模式太过僵化,根本就没有什么活力、竞爭力。

就臂如北影厂、长影厂、上影厂等几大龙头製片厂,实力雄厚,拍出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好电影。

问题是不管你的片子拍多好,或者多烂,只能卖给中影,由人家发行上映。

一部片子无论好坏,一律70万块钱。

为了节省开支,从厂长到导演、编剧、演员、以及灯服道校化,全部勒紧裤带过日子,生怕超过70万的预算。

早年间,这一模式很好,很管用,让咱们在一穷二白、缺衣少穿的情况下,

还能坚持源源不断的文艺创作,让草原牧民都能隔三差五的看一场露天电影。

可是。

时代变了。

隨著各项事业的发展,经济復甦,繁荣,卡死了70万块钱以內的『红线”拍电影,难免让大家束手束脚。

而实际上,一些相对比较好的电影作品,中影投放市场后,可以说赚了个盆满钵满。

比如一部《少林寺》,城市电影院票价1毛8分钱,县城1毛2分钱,农村平均3

分钱计算,两年下来,累计赚了不下一亿票房。

这一亿票房收入去了哪里?

中影没见著。

问就是不知道,反正大家都在亏损,都不容易,都在养人,都要翻新县上的电影院。

谁都没辙,唯一的办法,好像就是把发行权下放到各大电影製片厂,激发大家的竞爭活力?

隨便他们去折腾吧,反正大家都在摸著石头过河,不交一点学费还行?

人模狗样的坐在『嘉宾席』,听著张艺某在台上逼逼叨叨,陈春年略微有些走神。

反正閒著没事,他再一次审视自己此番掺和拍电影的事情,重新梳理一下思路,儘量做到查漏补缺。

子曾经曰过:吾日,三省吾身。

自己的滷味小吃、老乾妈辣酱、萝卜乾榨菜这几样宝贝,如何才能做到一炮就红?

仅仅凭藉一两部电影,gg效果其实很有限,哎,可惜眼下才是1984年,条件有限,没办法直播带货。

要不然,有李连结、刘小庆这样的资源,一晚上不整个几亿、几十亿的项目,都对不起顶级流量明星啊“李连结,你是主演,上来说几句。”

就在陈春年七想八想之际,张艺某的发言结束,作为导演,他很客气的请李连结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