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小陈同志 请留步!
1984年的什剎海体校,要名声有名声,要荣誉有荣誉,招生门槛很高,选拔的都是冠军苗子。
所以,吴彬校长的姿態很高。
其实这也不怪人家,放眼当下,全国大大小小的体校、武校几百家,可是,
要说知名度这一块,什剎海体校差不多独一份。
谁让人家出了个李连结?
本来,在一个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的年代,体育赛事的知名度就相当不错,尤其在传统武术这一块,更容易出成绩。
再加上1982年《少林寺》上映,一时间,少林功夫、李连结、武僧等元素井喷式普及,短短一两年,便让体校的声名鹊起。
水涨船高。
昔日门可罗雀的体校,现如今都快被几大电影製片厂的导演和电视台、电台、报刊杂誌的记者们踏破门槛了。
“又要借李连结去拍电影?”
听了陈春年的开场白,连寒暄几句的耐心都没有,吴校长就端茶送客:“我们培养的是运动员,不是演员。”
他没好气的哗哗著,將陈春年递过来的一包『土特產』隨手丟垃圾桶里:“想找演员拍戏演电影,为什么不去中戏、北电找人?”
“那些个大学出来的演员,都是科班出身,要演技有演技,论学歷有学歷,
去吧,找他们去·”
吴校长喝一口茶,摆摆手,埋头开始看报纸,都懒得继续废话了。
陈春年看一眼被丟进垃圾桶的『土特產』,心下一阵好笑。
不管事儿成不成,“土特產”丟进人家的垃圾桶,谁还好意思过去掏出来带走啊?
他心下略一沉吟,大致有底了。
吴校长这人並非铁面无私,而是心下略微有些不適,总觉得让李连结跑出去拍戏赚钱当明星,作为体校领导,却基本捞不到什么好处罢了。
人嘛,就这样子了。
“吴校长,来,抽根烟。”
陈春年摸出半包特供小熊猫,先给吴校长丟一根,又给自己点一根,淡淡笑著:“昨晚上去我姑爷家吃饭,隨手顺的,这烟味儿挺正,比软华子醇厚一些。”
看著桌上那一根特供小熊猫,吴校长揉一揉眉心,抬头苦笑:“小伙子,不是我这当校长的不通人情,实在是、哎,实在是李连结的训练不敢鬆懈,得为下一届全国武术大赛做准备啊。”
陈春年咧嘴笑著,『鐺”一声,用一个十分精致的打火机,给吴校长点了烟“吴校长说的很对,咱们那么大力气培养的运动员,就是为了比赛,为了祖国和人民爭光。”
他一屁股坐沙发上,侃侃而谈:“可是,有些运动员不要脸,为了一点钱,
丧失了党性原则,丧失了做人的底线,竟然不惜打假赛、踢假球,还特么的参与赌球,简直罪不可赦。”
“这种人,就算枪毙5分钟都应该!”
他轻轻弹一下菸灰,嘆一口气,继续哗哗:“所以,对於吴校长的坚持,我举双手赞成!”
吴校长听得一愣一愣的,汕笑几下:“对对对,就是罪不可赦!”
陈春年顺势继续哗哗:“有些电影製片厂的导演,为了他们自己的名声和利益,动不动跑到咱们体校来借人,还一个个的义正词严,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咱们体校扬名立万,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咱们什剎海体校,就在乎那一点点没什么屁用的名声?”
吴校长点头:“谁说不是呢!”
於是乎,两个人你一言他一句,骂了好一阵电影製片厂的领导、导演,都有些相见恨晚了。
眼见得时机成熟,陈春年突然话锋一转,笑道:“对了吴校长,咱说这半天了,我还没有正式介绍一下自己呢。”
吴校长故作尷尬,自嘲一句:“哈哈哈,瞧我这脑子,光顾著跟你倒是论非骂导演了。”
陈春年:“我叫陈春年,陕省红寧人,革命老区,我姑爷是老革命,老红军,具体姓名不方便透露,还请吴校长见谅。”
果不其然。
这话一出口,吴校长的脸色微不可查的变化一二,原本鬆弛的坐姿,也悄然发生变化,整个人都坐直挺了。
他动手泡一杯茶端过来,笑道:“呀,你咋不早说嘛。”
说起来,红寧县还真是革命老区,太多的將师人物,都曾在那一片土地上战斗过、生活过,且有不少人娶了陕北一代的婆姨。
故而,陈春年多一个『海子姑爷”,基本没什么漏洞。
小小体校校长,难道还真敢跑出去瞎打听?
至此,前戏·-,前期铺垫完成,该到陈肥肠正式表演了。
他又丟过去一根特供小熊猫,温言笑道:“吴校长,我这一次来北平城有两件事,第一,是给我姑爷带了一点土特產,第二,自然是来借人的。”
吴校长条件反射:“李连结?”
陈春年嗯一声,点头说道:“我说的借,可不是白借,给钱的那种。”
吴校长一脸的为难,双手一摊,再一次开始打太极:“小陈同志,真不是我不愿意借人,关键是李连结要加强训练,全心全力的为下一届全国武术比赛做准备啊。”
陈春年笑吟吟听完吴校长的『肺腑之言』,突然问一句:“吴校长,上一次《少林寺》借人,给咱什剎海体校付了多少钱?”
吴校长嘆一口气,摇头:“一分钱没给。”
陈春年故作惊讶:“一分钱没给?马丹的,香港人那么抠门?借咱们的人拍电影,一分钱都没给咱体校?”
吴校长:“哎,体校归体委管,人家上一次直接找人给体委打电话,根本就没来学校借人。”
陈春年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