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洞房烛夜

1983年8月20日,癸亥金猪年,农历七月十二。

晴。

陈肥肠大婚。

林老大、梁老二亲自出马,带领全县各单位、各部门、28个乡镇公社的领导,以及三十六位『致富小能手』,前来恭喜。

而且,还是自带食材、菸酒茶的那种。

一要时,整个陈家巷以及巷口二三里之內,肉眼可见的就热闹起来了。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一要时,陈家巷一带,人山人海,大半个红寧县城的人奔走相告,蜂拥而至。

陈肥肠结个婚,竟然惊动了县上一眾大佬,並主动带队过来恭喜,这一份面子,简直都顶破天了。

与此同时,在陈春年的亲自坐镇、指挥下,在罗小虎以及几十名『厨子班学员』的埋头猛干下,陈家巷摆上了流水席。

真、流水席。

红寧人的『民间传说”中,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红寧人的狗大户们,在红白喜事上,往往会摆流水席。

衙门当差的,流水席七八日。

家资雄厚的,流水席三五日。

一般富户,二三日。

即便是一些庄户人家,若家里有三五百亩薄田,即便为了撑面子,那也得摆个一二日的流水席。

陈春年家的流水席,满打满算也就半天吧,按照红寧人的算法,大致属於『富农』”的水平。

可问题在於、这里是县城啊。

十二个临时搭砌的炉灶呼啦啦点起来,二十几张长条桌摆了一溜齐,都快要出陈家巷口了。

尤其是食客。

哎,这还真没办法,书记县长登门恭喜还自带食材,放出话来,说县上出钱,今儿大摆流水席、敞开了吃·

乖乖不得了。

消息一传开,別说那些个满大街找屎吃的待业青年、大小混子,就连一些干部职工,都特么屁顛屁顛跑来蹭吃蹭喝了。

罗小虎等一帮厨子愁坏了。

几千人的流水席,光是食材的处理,最少都得十几个炊事班火力全开,估计才能忙得过来。

陈春年私下问一声梁老二,说姐夫,食材有多少?菸酒多少?

梁老二很豪横的说一句,今儿一天,老百姓能吃多少,肉联厂、屠宰场和红寧酒厂那边,就提供多少!

陈春年心里有底了。

马丹的,这是借著自己的大婚之喜,跑来清库存的吧?

他可知道,肉联厂的冷库里,还有1962年前后的战备肉,猪肉,羊肉,鸡肉,鸡蛋,每年都要白菜价出一批。

听著豪横,实际上,满打满算根本就不了几个钱,关键是林老大、梁老二的面子最值钱。

陈春年立刻出门开始安排工作:“大虎哥,你带一百人负责食材供应,尕虎说要多大的骨头,就剁多大的骨头。”

“七哥,你带八十人,负责看席,端茶送水,照料客人们吃好喝好。”

“乔五哥,你带二十人负责给灶台上拉煤,烧火,挑水啥的,伺候厨子们干活。”

“马老四。”

这几天始终都很沉默寡言的马老四一个激灵:“啊,陈春年,提前说好,我们可不能吃汉餐,你狗日的可別逼我,我真不吃不能別逼我真的·別逼我·—.”

陈春年:“..——.

老子就没想著逼你吃啊。

他直接安排工作:“立刻马上滚去南关,把白老七、撒厨子、张拉麵给老子请来。”

“记得把你们自己的锅碗瓢盆都带上,还有念过经的羊肉,你们吃多少,回头找我报销!”

马老四还在懵逼。

在他身周围,几十名南关混子一声欢呼:“呀,我们也能吃流水席嘍!”

大门外,人声鼎沸。

流水席一摆开,,那叫一个热闹,那叫一个阔绰,几十名厨子在罗小虎的带领下,一顿操作猛如驴,都特么的不够那么多人吃。

还有酒水。

红寧酒厂的书记、厂长亲自坐镇,一箱一箱的往来搬酒,好像不要钱似的。

肉味瀰漫,酒香四溢。

小半个县城,笼罩著一股子浓郁的酒肉香气,吸引来更多的食客,络绎不绝有些个老辈儿红寧人扳著指头算一帐,言之凿凿的说,自从1952年以后,时隔三十年,这是红寧人第一次吃流水席·

相比外面的热闹非凡。

陈春年家的小院里,就显得安静了好多,却是另外一个层面的热闹。

林老大是证婚人。

梁老二是主婚人。

老两口、,老搭档一唱一和,十分正式的为陈春年、姜红泥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大婚之礼。

县一中的吴校长担任礼宾;县教委的於主任担任司仪:

县公安李剥皮,则担任陈家巷巷长、片警、巡逻队长、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肥肠婚礼现场维持会会长、治安总指挥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吧。

反正一场大婚礼仪下来,陈春年都快要累瘫了,傍晚时分,终於煎熬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刻。

入洞房!

哎哟我去,这年月结个婚,让那些个知识分子参与,真能累死个人。

尤其是教委於主任,太过分了!

这傢伙担任了陈春年大婚的司仪,好傢伙,陈春年、姜红泥小两口,都快累散架了。

那说辞,一套一套的,那繁文节、细枝末叶,一样一样的,没完没了———·

好不容易打发了贵客,送走一部分娘舅亲戚和陈家沟长辈,已然下午5点半。

按照红寧人的老传统,黄昏时分,入夜之前,新人必须要洞房。

进了洞房,还不得消停。

按照红寧人的规矩,新婚之夜,还得闹洞房,还得让哥哥嫂子什么的洒扫一遍火炕,往床单被褥下面撒一层生、核桃、大枣和果。

闹洞房好办。

其他人的洞房,陈春年、罗大虎、罗小虎、黑七等狗东西带头闹,捉迷藏,

过桥烟,掏鸡窝,猜单双,所有能占便宜的『风俗习惯』,他们一个环节都不愿意放过。

可是轮到陈春年结婚,狗东西一本正经的说,红寧县闹洞房的风俗习惯该改一改了。

改开的春风吹过,一些个“陋习”太粗俗,太下流,必须要坚决抵制,彻底杜绝!

这狗东西翻脸不认帐,只许一眾混子吃一根过桥烟,说几句好听话。

姜红泥的身子,哪个狗日的敢伸手,老子给你断了送医院,还特么不让护土打麻药!

狗日的陈春年!

遇上这么一个混帐王八蛋玩意儿,红寧混子们气得不行,却还只能吵吵抽一会烟,兜兜装满了果,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马丹的,姜红泥的洞房有什么好闹的?瘦不拉几的跟一根竹竿差不多,就剩下一对香瓜看著还凑合,问题是屁股蛋子太小了,不好生养。

喊,就陈春年狗东西稀罕·—..好吧。

至於洒扫新房、往炕上撒生、桂圆、核桃、大枣和果的流程,却绝对不能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