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林书记,这位是梁县长,这位是李剥·—-呢,李政委,你们应该都是老熟人,就不用介绍了。”
陈春年散一圈烟,笑嘻嘻互相介绍一下,便直接进入主题:“唐哥,给我姐介绍一下咱们的汉唐农耕文化博览园吧。”
唐晚儿一脸懵逼:“—
臥槽,什么汉唐农耕文化博览园?陈春年这狗幣太特么能吹了。
这地方,不就是一个垃圾回收站嘛。
不过,聪明人终究是聪明人,经歷了半秒左右的懵逼之后,唐晚儿嫣然一笑,瞬间进入了“讲解员』的角色。
“姜姐您好,林书记,梁县长,李剥—-,李政委你们大家好。”
略微一磕巴,唐晚儿开始了表演:“很多人来咱陕省,一张口就是什么汉唐帝都,一闭嘴,就是什么关中之地,说什么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父老齐吼秦腔。”
“还有什么华清池,华山,汉唐古长城,祖龙墓穴,烂怂大雁塔等等,都挺好。”
“但还不够好。”
“因为,要研究汉唐几代歷史,光靠著看几页歷史书,挖几座祖宗坟,翻几本古籍文献,显然还不够。”
“因为,要研究一个或几个连续性的王朝,最需要研究的並非那些歷史文献,而是一个地域的农业、水文、风俗和人种等细节。”
“这种研究方向,在史学界好像叫什么微观史学,反正听著很牛逼。”
“陈寅恪知道不?”
“还有一个老外,专门研究一座村庄的百年微观史,农耕,婚嫁,死亡,葬礼,偷晴,乱七八糟也很厉害。”
“陈春年同志规划的这座汉唐文化、嗯,汉唐农耕文化博览园,就是这个意思。”
“他反覆叮嘱我们,一定要尊重歷史,尊重这一片土地上最根本的农业,尊重农民—”
......
巴拉巴拉,唐晚儿这狗东西,竟然比陈春年还能吹牛逼,而且,还特么是有据有理,条理分明。
陈春年都听呆了:『臥槽,好深厚的文化底蕴,好深刻的歷史见解!』
林书记、梁县长、李政委几个人,自然更加懵逼。
在他们眼里,姑娘唐晚儿这种货色,除了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掛马子、
搞破鞋,基本就一群人渣。
可是,当这傢伙一开口,好傢伙,比县一中、二中的语文老师还能巴拉。
姜丽华记者更是目瞪口呆。
小小红寧县,臥虎藏龙啊。
刚开始,陈春年给她讲说天下美食时,她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个有点痞帅的傢伙,就一见多识广的厨子。
不料。
听了他手下这个『员工”一说,什么歷史沉淀,什么微观史学,什么农耕文化,每一样拿出来,都能秒杀省城有些大学老师了接受了半个小时的『农耕文化”薰陶,一行人走出唐晚儿的狗窝,终於来到陈春年的住所。
有人悄咪咪看一眼过手錶,得,这一闹腾,都凌晨4点40分了。
林书记、梁县长等人都想回去睡觉了。
姜记者的兴致却极高。
刚才听了唐晚儿的一番介绍,她对所谓的『汉唐农耕文化博览园』很有感觉,表示会在红寧县多住几天,好好採访一下陈春年。
与此同时。
这位省城来的女记者,对陈春年的滷味小吃更有想法:“小陈,赶紧弄几样滷味小吃,看看大家都饿了啊。”
陈春年一边开门,一边咧嘴笑著:“滷味小吃都是半成品,几分钟就能端上桌。”
“当』一声门开了。
黑暗中,一个瘦峭单薄的人影向旁边一闪,怯生生喊一句:“哥、是你回来了吗?”
陈春年:“—""
好吧,他真忘了屋子里还藏了一个小娇娘——·陈春年朗声笑道:“红泥,来客人了。”
“哥、你等一下。”里面传出一阵窒穿,应该是那小妮子在穿衣服。
门口几人面面相,神色各异,看向陈春年的目光之中,自然多了一丝异样这狗东西金屋藏娇了?
陈春年却浑不在意。
他摸索著进屋,『叭』一下打开临窗书桌上的檯灯,看见姜红泥已然穿好了衣服,便朝外喊一声:“都进来吧,这是我媳妇姜红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