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故事里头的有些人,可不就是她自己嘛。
回城知青,待业青年,无所事事,偷鸡摸狗,打架斗殴,处处碰壁,处处遭人白眼,想拼搏又特么的找不到人生的目標与方向……
呼!
终於结束了。
陈雪晴放下钢笔,看著自己记录下来的二三十页『故事梗概』,抹一把脸上的泪水:“草!”
“这什么破故事!”
“不就发生在我们这些人身边和身上的烂事吗?写下来有个屁用,这也算小说?”
陈春年也长吐一口气:『啊,终於编完了。』
刚开始,他想著抄梁驍声的《回城年代》,那部电视剧他看过好几遍,觉得挺好。
结果,抄著抄著,他就觉得挺没意思。
人家那个小说,讲的是发生在东北的故事,主要故事发生地在哈市,里面的人物也带有东北人的气质和味道。
所以,他觉得有些驴头不对马嘴,便乾脆放开了胡编乱造,把自己、姐姐、张大元、罗小虎等人的糗事改编后塞进去。
甚至,他还把黑七、罗大虎、乔老五、马老四、白三儿等祸害,挑挑拣拣的编成了一个个小故事,一股脑儿的塞进『小说』中。
反正小说名字叫《回城年代》,歷史背景一样,把东北换成西北有问题?
难怪陈雪晴听著熟悉,很快就引起了共情……
“姐,你就说这故事感人不感人吧!”
陈春年编故事编得口乾舌燥,重新泡了两杯清茶:“还有,你就说里面的人物形象饱满不饱满?!”
说著,他得意一笑:“好了,陈雪晴同志,能不能成为大作家,老弟我只能帮你这么多了……我给咱弄一口吃的去。”
听著陈春年踢踢踏踏走远。
姐姐陈雪晴端了茶,浅浅喝了一小口,往藤椅上一躺:“小年,姐高中都没毕业啊……”
……
编了一下午的知青故事,陈春年略微有些疲惫,脑壳嗡嗡的疼。
果然还是適合当厨子啊。
写小说什么的太累了,还赚不了几个钱,没什么前途,迟早会饿死!
他苦笑一下,揉著眉心和两鬢,松松垮垮走到一处空地,痛痛快快撒了一泡尿。
日落西山,霞光漫天。
又是几天的晴好。
陈春年使劲活动几下筋骨,在十几只喜鹊的『嘎嘎』声中,缓步而行,心如止水如一个退休老干部。
马上就要进入农历猪年的二月了。
县上组织的『送货下乡』活动还在进行,艺校的筹建工作有序展开,每天卖滷味小吃的钱,换成一车车『农副產品』,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他精心筹划的几件事,基本落到了实处,並开始为他產生源源不断的財富。
唯有姐姐的事情!
她一个高中肄业生,下乡插队將近五年时间,真能拔苗助长让她成为作家吗?
可能性太小了。
几乎为零。
算了,慢慢来,不急,凡事总得试上一试,实在不行了再说。
走在空旷的田地里,看一群麻雀飞过去,听几只喜鹊嘎嘎…陈春年突然想起了姜红泥。
一段日子没见她,他其实挺惦念。
那小妮子!
嘿嘿,等这次送货下乡回来,就再不能让她太劳累了,必须好吃好喝的养著,让她变得再白一些、再饱满一些。
对了,还有常刑警,可惜是个公安,跟咱不是一路货色,只能看。
还有一个杜小真,她去县二中上学了,今年肯定能考上大学。
“小陈!”
“小陈!”
就在此时,一辆挎斗子摩托车疾驰而来,县府大院的通讯员小武高声大喊:“陈春年同志,梁县长请你去开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