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年『哎』一声,提了用绳子捆绑在一起的三箱滷味小吃,大踏步进站。

常正萍终於解脱,跟著陈春年,一溜烟似的跑了。

只见她满脸通红,勾著脑袋,脚下略显凌乱,浑然没了之前那一股子傲娇与文艺范儿。

“姐,怎么样?”

“凑合吧。”

“啊?还凑合啊?”

“表情太浮夸,台词太生硬,几次转折还不够自然,不过,总体还行,都赶上《牧马人》中的丛珊了。”

“不管了,反正我就看著常正萍不顺眼,骂一顿舒服多了。”

“姜红泥你做的对著嘞,陈春年是你男人,你就得护著他,就像狗护食,常正萍敢抢你男人你就跟她呲牙。”

“……”

两个身穿臃肿的、大红大绿衣裤的姑娘,双手抄在袖筒里,使劲跺著脚丫子,嘰嘰呱呱,宛如两只肥肥胖胖的小母鸡。

陇海线上。

那个名为『红寧县』的、破旧而简陋的小站广场,充满了促狭而欢乐的气氛……

……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陈春年忙得团团转。

东关一带的市场,在罗大虎、二虎、三虎和四虎的积极开拓下,渐渐稳固下来了。

弟兄四个人,分別负责水泥厂、粮食局、富民罐头厂和县二中门口,每人每天25斤卤肥肠轻鬆卖掉。

平均下来,一斤卤肥肠的製作成本7毛钱,卖出去一斤,差不多就有1块3毛钱的毛利,刨除2块钱人员工资,罗家弟兄四人,每人每天可创造利润30块钱。

四个摊点,每天收入120块钱。

相比国营饭店和电影院门口的摊位,赚头不大,可是,对於陈春年来说意义非凡。

他做的是餐饮,不过,从本质上来说,却又与传统的餐饮行业有所区別。

传统餐饮往往固守一地、一店,对地段、店面、员工等元素依赖性太强,加上房租、水电、人工等隱形支出,做不到一定程度,其实並不赚钱。

滷味小吃就不一样了。

他只需一个独门小院,集中滷製,统一配送,既能保证食物的安全卫生和標准口味,又能省下一大笔钱。

节省下来的这一大笔钱,陈春年也没想著去养人。

因为,在他后续的『商业设计』中,除了罗小虎等极少数『自己人』,其他所有人都是『销售商』。

这一设计的好处,是每一个『外卖员』想要赚大钱,就得努力,就得自己想办法拓展市场。

当然,也有弊端。

比如,很多年以后,他会被人骂成臭不要脸的黑心商人、资本家的乏走狗……

“小年,明天腊月二十五,北大街逢集,你多卤点肥肠,我和你媳妇过去摆摊卖。”

回城这几日,姐姐陈雪晴很老实,每天带著姜红泥『熟悉业务』,帮了不少忙。

还別说,餐饮行业的『女服务员』,的的確確比男性受欢迎,有了她二人的加入,国营饭店门口的摊位上,每天的销售量增加到了65斤,似乎还有些供不应求。

尤其是夜场,因为马路对面就是电影院,每天都有三五百的人流量,只需时间拉长一些,多卖20几斤卤肥肠简简单单。

“稳扎稳打,不要凑热闹。”

对於姐姐陈雪晴的建议,陈春年想都没想直接否决了:“那一带是黑七、巴子的地盘,暂时別掺和。”

屁大的一个县城,各种乱七八糟的关係错综复杂,不懂行的,一个猛子扎下去,说不定连个小水都溅不起来,就特么不见了。

这叫什么?这就是江湖啊。

1983年前后,西北之地、尤其是各地区、各县城,看似一片商机,好像谁都能跑来投资赚大钱。

结果,有多少过江猛龙,因为种种原因,折戟沉沙铁未销,英雄豪杰尿淹死……

陈雪晴想了想,点头同意:“黑七仁义,讲道理,巴子的人品却不行,估计大虎哥说话都不管用。”

陈雪晴有些鬱闷。

陈春年却浑不在意,笑嘻嘻说道:“做生意嘛,不赔钱就算大赚,慢慢来。”

“晚上我去找一趟梁县长。”

“眼看著就要过年了,咱们得加把劲儿,爭取在这几天赚个万元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