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华国退出群聊
美国代表威尔逊立刻跟进,眼镜片后的眼神闪烁:
“確实如此,iter章程明確规定了技术共享义务,特別是,若有成员国在『並行项目”一一比如贵国在黄泽岛的一一『新型民用设施』上———”
他刻意放慢语速:
·取得了关键突破,为了整体项目的效率和安全性,进行报备和技术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基於安全的合理关切。”
起初,华国技术代表尚能顾左右而言他,以“国內审批流程”、“商业机密”或“尚在基础研究阶段”搪塞。
但隨著会议议程深入,这种压力从技术层面向战略层面蔓延,变得愈发赤裸裸。
连美俄双方都能携起手来,在这件事上,有了共同的目標。
班杰明·迪斯雷利说的很对,没有永恆的朋友,也没有永恆的敌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在利益面前,就连本该作为裁判的iter组织也完全丧失了公允,甚至亲自下场参与了起来。
一周后的协调委员会闭门会议上,氛围降至冰点。
主持会议的iter总干事格雷戈里奥將一份列印著数国代表签名的文件推向张涛,语气带著“善意”的沉重:
『张团长,我们希望明確一点:作为iter框架內的主要伙伴国及受益者,维持技术路线透明度与合作互信,尤其是涉及可能顛覆现有技术方向的重大突破时,是成员国的基本义务。”
“贵国在黄泽岛的工程,其进展速度和保密层级,已经引发了广泛的、合理的焦虑,这可能导致其他成员国重新评估继续投入巨大资源的合理性。”
威尔斯推了推眼镜,冷冰冰地补充:
“总干事的意思很明確,共享聚变工程的基础原理和阶段性成果,或者提供开放、可查证的技术路径说明,是重塑互信的唯一方式。”
“否则,其他成员国不得不考虑-暂停后续核心部件的资金注入和实物贡献,毕竟,在一条完全未知且封闭的岔路上投入,风险过於不明。”
文件条款下隱藏的“核弹”终於引爆一一利用华国在iter框架內获取的技术红利和话语权进行要挟。
威胁清晰而沉重,意思十分明显,要么你们就交技术,要么就出钱出力养別人家孩子,看著自已新生的“太阳”被孤立封锁。
总之,后续你们要是还想再通过iter这台全球最大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获取什么先进的成果,就得乖乖听话。
否则,就別怪我们把你踢出去。
要知道,华国在03年开始跟iter项目组协商,一直到2006年才签订了合约,正式加入。
作为七大成员国之一,华方对於iter的贡献其实並不大,主要是承担12个採购包,如磁体支撑、校正场线圈、包层第一壁等。
80%的试验材料投入,以及20%的资金投入,在整个投资占比中也就是百分之十。
但华方技术基础薄弱,iter是获取国际尖端技术的最重要渠道,所以过往的华国內部聚变研发预算都是高度倾斜iter专项。
在他们看来,华国肯定十分珍惜这个他们来之不易的iter成员国名额,更依赖这份共享的技术所以,十分放心的在这里等待著华国的妥协。
看美方那个篤定的样子,似乎已经在盘算,稍后怎么能独自分享这个技术,起码也要打个时间差才行。
会议室死寂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华国代表团的脸上。
张涛看著那份措辞“公允”却满纸胁迫的文件,脑海里呈现的却並不只是眼前的画面,更多的则是迴荡著,之前他和领导的代表郑秘书,张书记、以及那位神秘的洛总设计师,一同进行的一场电话会议。
会议规格十分的高,內容更是绝密,甚至连他这个负责国际热核聚变工程的团长,在此之前都对此一无所知。
也许是其他几方的过分行径,引发了上面的关注,这才让洛总將夸父工程项目进度给他透露了一二而就是这点內容,就让他心里掀起了渲染大波。
虽然在此之前,他跟上面匯报时,得到了也一直都是组织上不慌不忙的回覆,即便是多方联合施压,也一直是稳住泰山。
他之前还只是一知半解,有些许猜测,
但这次,他终於知道为什么上面这么不著急了。
听著洛总的简单陈述,他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原来他们的底气居然在这啊。
隨后,郑秘书又向他传达了,对於此事华国的最终態度,彻底让他放下心来。
至於现在·
只见他缓缓从座椅上站起身,
他没有再看任何一位代表,沉稳的目光扫过会议桌尽头悬掛的象徵人类合作逐日梦想的iter徽標,声音不大,却仿佛带著物理意义上的重量,足以碾碎所有的虚偽与算计:
“我国参与iter的初衷,是共逐清洁能源之梦,我们遵守章程,共享知识,承担义务,但梦想,不能以主权与尊严为交易,技术进步也绝无义务在胁迫下拱手相让。”
他没有给对方丝毫回神的空隙,声音沉稳如山,却穿透墙壁:
“儘管我们是秉持著友好互助的心,希望同各位一起在这条路上努力,但我国也有一句古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聚变之光,人类必需,纵有千难万阻,前路也非只iter一道。”
“贵方口中『合理的焦虑”,其根源不过是你们落后的步伐跟不上我们开拓的方向,与其费尽心机凯他人成果,不如潜心提升自己。”
张涛抬起头,目光如炬:
“基於贵方对合作精神和基本准则的严重违背,並企图以终止合作为由进行技术胁迫我方代表团正式宣布:退出iter计划。”
格雷戈里奥脸色煞白,威尔逊的眼镜滑到了鼻樑骨上,萨夫罗诺夫僵在了座位里。
这是什么意思?退出?直接掀桌子了?!
谁也没能想到,h国的態度竟然如此决绝!
“轰!”
此话一出,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惊呼与质疑声几乎掀翻屋顶!
而张涛则不再理会身后爆发的混乱和惊疑的喧囂声。
他率领h方的代表团成员,在一片惊疑的目光中,昂首阔步地走出了会议室,隨著大门在他们身后轰然关上,將嘈杂隔断,也如同斩断最后一道锁。
而另一边,隨著h方的退场,会议室里一片短暂的死寂。
刚刚还充斥著指控、胁迫和z治交锋的空气,现在只剩下一种空洞的胜利感,以及一股难以名状的—.冷意。
美国代表詹森·菲斯克站在原地,没有立刻坐回席位。
他目光深邃,望著张涛一行人在厚重门扉后消失的方向,眉宇间,並没有预想中拔除眼中钉的畅快,反而堆积著一层疑虑的阴云。
“我们成功了,詹森。”
旁边的副代表,罗伯特,低声说道,语气带著一丝如释重负:
“他们自己选择了离开,以后,iter的所有进展,所有的核心数据,所有的经验成果,都和他们无关了,我们清除了一个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和潜在的—威胁。”
罗伯特的声音带著肯定,试图为这次行动盖棺定论。
按常理確是如此,將华国这样一个重要的技术贡献国、同时也是最强劲的竞爭对手逐出核心圈子,断绝其获取国际顶尖聚变研究成果的渠道,怎么看都应该是美俄和欧洲阵营的一大胜利。
从此,华国只能闭门造车,而世界聚变的圣杯一一可控核聚变一一似乎离主导国们又近了一步詹森从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算是回应,
他转过身,回自己的座位,目光扫过眼前摊开的卫星照片和情报摘要一一那些清晰显示舟山群岛黄泽岛上巨型混凝土基座、高耸塔吊和严格安保圈的照片。
“成功?”
詹森缓缓坐了下来:
“罗伯特,我总觉得他们离场时的那种平静有些不对劲,一点不像是被我们逼入绝境后羞愤退场的样子。”
罗伯特愣了愣,回忆了一下。
確实,张涛的宣布退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和辩解的拖咨,更没有想像中的泪丧或愤怒。
他们走得异常乾脆,毫不犹豫。
“他们解释east核心试验暂停的理由”
詹森的声音低沉下去,带著分析者特有的警觉:
“说是因为科研经费优化评估与结构调整。”
他冷笑了一下:
“谁都知道万明远和他的east在华国核聚变界的地位和投入,冻结试验?而且是无限期暂停?
为了什么去优化?调整到哪里去?”
他看向罗伯特:
“答案,不就正在这里吗?”
詹森的脑中飞快闪过更隱秘的、未被写在公开报告里的情报碎片:
“我们利用east停摆和黄泽岛工程作为发难的契机,逼他们共享技术或者退出,这步棋看似漂亮。”
詹森的语速越来越慢,像是在梳理一团乱麻,
“我们成功地將他们排除在了iter的核心圈外,断绝了未来分享我们集体智慧果实的渠道,这很好,是他们活该———.可是,罗伯特———"
他抬起头,蓝色的眼眸深处闪烁著一种极深的不安。
“我们假设的前提是,他们需要iter,需要iter的知识共享、技术支持、国际协作来发展自己的聚变技术,我们切断这条路径,就能严重迟滯、甚至扼杀他们的聚变计划。”
詹森的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向自己確认一个可怕的可能。
“但—如果他们並不需要呢?”
“罗伯特,我感觉我们一定漏掉了什么关键的东西詹森喃喃自语,视线重新投向那扇紧闭的大门,仿佛能穿透门板,看到张涛昂然离去的背影。
“那份异常的雷射信號east的无限期冻结还有华国退出时那不同寻常的乾脆胜利的快感早已如潮水般褪去。
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如同会议室角落的阴影,正悄然瀰漫上来,一点点啃噬著詹森·菲斯克的心。
他的直觉告诉他:蛇虽被赶走了,但没人看清它褪下的蛇皮之下,究竟孕育著怎样一个更恐怖的怪物。
华国这艘大船,正悄无声息地转向,驶向一片他们无法窥见、更无法追赶的海域,留下iter这艘看似庞大的旗舰,在迷雾中鸣著孤独的汽笛。
驱逐?也许,恰恰是放虎归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