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府上每日都有信鸽往来,顾春来的行踪也一直知道。

他只需將密令、密旨並自己亲笔写的一封密信交给爷爷许定山,剩下的事都不用他再操心。

许良见了许定山,说明河西情况后,老爷子怒不可遏,直言刘怀忠私心误国。

待许良將一应计策说了一遍后,许定山短暂思索后重重点头,“就按你说的去办!”

他接过密旨、密令、密信,唤来张成,只说了一句,“將这些东西以最快速度亲自交到春来手中。”

张成接了包好的东西,直接揣在怀里,也只回了一句,“大將军放心。”

“大將军”是许定山还未当上国公前的称呼,当上国公后还有人能叫他“大將军”的,无一不是跟著许定山从刀山血海里滚出来的。

待张成离开后许定山忍不住问道:“依照你的计策,河西之乱当兴不起多大风浪,为何不主动请缨去河西立功?”

许良无奈,只得將萧绰原话又说了一遍。

许定山听罢愣了好一会,而后放声大笑:“好好好,能让陛下都忌惮至此,足见你在陛下心中分量之重,陛下这一朝,我许家无忧矣!”

……

太极殿。

当萧绰当眾宣布任命刘怀忠为征东將军时,朝堂上一片恭贺之声。

独明白女帝真正用意的刘怀忠心下阴沉。

但他没有发作,躬身拱手:“老臣定不负陛下所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绰旋即又当眾任命了陈庆之为隨行將军。

对於这个任命,陈庆之面无表情,只淡淡看了陈庆之一眼后便瞥过脸去。

萧绰一番叮嘱后下令退朝,独留下兵部尚书冯源、新任监军陈庆之、尚书首辅张居中等人。

看上去就是一番战前的例行小朝会。

然而萧绰召见几人却是单独召见。

她先唤的是陈庆之,当面交代机宜,最后交待一句,“若有不解,可去镇国公府去寻许大人。”

陈庆之哪能不知道这是许良给他谋的好差事,谢恩之后也不避嫌,直奔镇国公府。

整个朝堂谁不知道他陈庆之如今是许良的忠实拥躉?

而且陛下也说得分明:“你就是放在明面上碍刘怀忠將军的眼的!”

对於女帝如此直白的说法,陈庆之没有丝毫不悦。

相反,他觉得这是女帝对他才干的认可。

先是甘泉郡,后是河西,两次夺权,都是许良坐镇指挥,他陈庆之亲自操刀,完成的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且许大人事先也跟他说好了,事成之后功劳都算他陈庆之的,若败了也別卖出许良,他陈庆之赔上一条性命便是。

对於这一点,陈庆之毫无芥蒂。

若非许良,他这一生只怕碌碌无为。

有幸认识许良之后,他的人生顿时精彩起来。

单开族谱、青史留名,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早已唾手可得。

便是眼下,女帝赏识,朝野闻名,便是那些四品、三品的大员,连带著自家礼部的堂官,哪个不高看他一眼?

“跟著许大人,有肉吃,有名赚!”

与此同时,御书房內的萧绰也按照许良之计,召见冯源,给他下旨:

“冯爱卿,朕在朝堂上听你说伐韩適可而止,觉得大为有理,如今想与韩国止戈,想派一和谈使者……”

“朕观满朝文武,唯冯爱卿最为合適,不知你可愿走这一遭?”

冯源愣了一瞬,旋即大喜。

两国交战,若大乾处於劣势,出使他国自当谨慎。

可如今大乾占尽上风,再想议和……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功劳!

这种名利双收的事不干是傻子!

冯源扑地一跪,“微臣愿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