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王的总结的规律,每天男人到店以后,永远都直奔代表著“畅销精品”的中间货架,其他货架上的商品他根本连看都不看一眼。

无论那今日货架上那两款水果是什么、价格是多少,在公式化地问完那两个问题並得到了小王的回答后,男人一定会跟上那句“好,各要两斤”。

不仅如此,他在小王称斤装袋的过程中总是保持著沉默,从来不像是那个买个草莓、枇杷都要一个个挑挑拣拣过来的老太太们一样,根本就不在意水果的品相如何。

最后一个规律则是“提子多了四两,哥,要不我给你剪下来?”小王看著电子秤上的数字,问道。

“没关係。”男人直接根据標籤上的价格乘以2.4倍,再加上两斤荔枝的钱,

扫码转帐。

“支付宝到帐,xx元!”

“走好哥!”

“嗯。”

男人拎著两个塑胶袋,走出了店铺。

是的,这就是男人的第三个特点,虽然提出“两斤”这个准確的需求,但面对这种称重时。偶尔超出他要求的部分,他向来都是爽快地买单,从来没有討价还价,或是要求去掉一些,撑足斤两。

小王看著男人远去的背影,表情复杂。

从商人的角度出发,他当然喜欢这样的客人:不挑挑掠拣、付钱爽快、总是买店里最贵的水果(中间货架的水果从来都是品质最好也最昂贵的)。

但从个人角度出发,这个男人的行为又让小王感到非常迷惑。

要知道,他不是偶尔来买水果,是每天都来,且一买就是四斤。

都不要说是一个人,就算是一家人吃,一天四斤水果也有点太多了吧?现在的水果越种越甜,难道他不就担心,因分摄入过高所引起的健康问题么?

而且,买这么多也就算了,店里的水果品种也不少,他为什么不多选几种品类呢?一种水果各两斤,难道吃著不腻么一一要知道,上个月正好是枇杷畅销季,枇杷在货架上摆了三天,他也就买了三天,连一句“怎么今天又是枇杷”的抱怨都没有。

至於准时准点到场、平凡到极点的相貌、永远没有的起伏语气,还有那固定的问答流程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虽然这么想很抱歉,但小王每次一看到这个男人,都会不受控制地联想到之前看过的那部科幻电影中,那个缺乏情感,只知道循规蹈矩的“仿生人”主角。

三分钟后,就像往常的每一天一样,那个男人又一次迈著平稳的步子,准时经过了他家店门口。

这次他的手中多出了一袋四季豆和一袋胡萝下-看起来也是各两斤的份量。

“真是个怪人啊。”小王嘟囊著拿起了手机,开始继续为微信群里的客户们,发送今日的水果商品图。

“九二,加满。”相貌平凡的男司机摇下车窗,平静地对工作人员说。

“好嘞。”戴著帽子的工作人员插上油枪,瞄了一眼他副驾驶座位上那些蔬菜水果,“又买菜回来啊?”

“嗯。”

“喔——今天买的四季豆啊。”工作人员半开玩笑地说,“吃的时候记得烧熟啊,不然会食物中毒的。”

“好,谢谢。”司机礼貌地说。

对这座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位司机算是个有些特殊的客人。

因为正常来说,计程车的拥有者考虑到营收问题,都会再雇一个司机来开另外半天的班,可这个男人显然不是。

作为这辆红色计程车的主人,他永远都在这个点来加油,而且永远都带著一大堆水果蔬菜,看著就像是下了班顺道买菜回来,完全不担心交接班的事情。

要知道,计程车加油,一般都是在交接班之前,而交接班一定不可能发生在此时,早上七点上下的早尖峰时段。

好奇的工作人员,曾经也向这位司机询问过这个问题。

对方的解释是,他確实是没有雇其他人开车,理由是他百天偶尔有用车的时候,如果把车借给別人,会很不方便。

又是一个很奇葩的理由不是么?

首先,他明明是一个人开车,却完全在遵守著夜车司机的作息,要知道,后半夜的生意可远不如白天,无论是从健康还是收入的角度出发,他都没有理由选择这么一个又累又不挣钱的时间段。

其次,通宵开车的人,居然白天还有力气“用车”,这人难道是铁打的,不需要睡觉的吗?

当然,最最最奇葩的,还不是这个。

这名工作人员记得很清楚,在一个月前的某一天,这位向来沉默寡言的司机在例行加油,忽然问了他一个问题。

“燃油宝是干嘛的?”

“·清除积碳的。””

“其他司机也用吗?”

“".—有些人会用。”

“好的,那也帮我加一瓶。”

难以置信是不是?

身为一名计程车司机,这个人居然主动在加油站里购入了被称为“智商税”的燃油宝,並且从那以后,每周的周一,他都会要求工作人员往自己爱车的油箱里加上一瓶,雷打不动。

他甚至不会贪便宜一次性买六瓶的组合装,每次都是单买;平时加油的积分从来不兑换任何东西,就好像是积分存著能下崽、升值似的。

“走好,兄弟。”工作人员向司机挥挥手。

司机点了点头,而后重新点火,关上了车窗,规规矩矩地打著转向灯起步,

扬尘而去。

“真是个怪人啊。”望著併入车流的红色计程车,这名工作人员发出了像是这样的感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