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怎么又是我
顾乐眯著眼睛,看著那个代表著发帖者的微博水印。
心理諮询师洛兰这还真是个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名字。
要知道,就在昨天上午,顾乐才刚刚应安平市政府的邀请,前往洛兰的心理諮询工作室做客,也算利用自己的名气,为此次“呼吁大眾关注艺人身心健康”的活动站台。
死去的张可馨,居然跟那个洛兰医生有关係?
怀著这样的好奇,顾乐继续翻页。
在新的一页中,整张纸几乎被张可馨与洛兰本人的各种互动填满一一看来,
这份文稿的编纂者秦安,也跟他抱有著相同的疑惑。
这两人最早的互动,可以追溯到去年的三月份,当时还是个“小透明”的张可馨,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照片,並且@了洛兰医生的微博帐號。
照片中的她,挽著洛兰医生堪比米其林轮胎人般壮硕的手臂(在强大滤镜下,这张照片中的洛兰医生看起来也只有150斤的样子),笑盈盈地对著镜头比“耶”。
贴文並没有配上文字,评论区也只有洛兰回復的一个“/牙”表情。
类似的贴文不止一则,有时是发图晒照,有时候转载的笑话一则,大概是每个月@洛兰两到三次的频率。至於洛兰方面,她的回覆大都非常简短,基本是一个表情了事,段子冷笑话一类的贴文则是根本不回。
这种“单方面”的互动,一直持续到去年的八月份。
八月中旬,洛兰医生破天荒地主动@了一回张可馨,不仅发出了一张两人在自已工作室门口的合影,还配文“最好的馨儿”。
算算日子,正好是张可馨因为那档音乐节目而走红的时间点。
自那以后,张可馨@洛兰医生的频率依旧,並没有因为自己的人气上涨而减少互动。
至於洛兰一方,则是明显热情了很多,不仅经常晒出和张可馨在各种场合的合影,还转载了很多张可馨营业性质的微博,留言为她加油打气;在春节期间,
洛兰特意晒出了张可馨寄给自己的贺卡,像是在向全天下宣告她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此般亲密的互动,一直持续到了今年四月初,“小三门”事件爆发。
在铺天盖地的谩骂声袭来后,张可馨方面选择了冷处理,並將微博转交给了公司打理,洛兰方面也很有默契地不再@她的帐號。
上面的操作还能理解,毕竟洛兰也算是个素人,顶著风头和张可馨互动,可能会吸引路人的火力,直接被打为“蛇鼠一窝”,得不偿失一一真正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张可馨坠楼事件发生后,洛兰方面完全没有任何要表態的意思,微博帐號上每天更新的都是些无关紧要“心灵鸡汤”的內容,仿佛这件事根本没发生过一般—..·
不过回看这两人的“网际网路感情发展史”也能隱约看出,从一开始张可馨的单方面热情,再到互有来回的分享生活,最后两人的关係又截止於张可馨的“半退网”。
似乎每一次关係转变的时间节点,都与张可馨本人的“火与不火”相关。
这两人在微博上其实都没有太多粉丝(张可馨的粉丝量在十万左右,但都是些不甚活跃的“僵户粉”,洛兰则只有两千多粉丝,平时发的微博连点讚都没几个,以前跟张可馨互动的贴文,反倒得到了些对方粉丝的留言),如果不是像顾乐这样用“带有目的性”的目光审视,想来是总结不出这些规律的。
“真是残酷啊,洛女士。”顾乐摇摇头。
的確,仅从“路人视角”来看的话,洛兰女士的行为,简直是把“蹭热度”三个字写明在了脸上。
人家不红的时候爱答不理的,人家有点热度了就主动凑上来,一副“网际网路好闺蜜”的做派。
直到张可馨的黑料爆发,洛兰这一方,又果断切割了两人的关係·—.这无论怎么看,都是很没有人情味的举措。
但奇怪的是,如果洛兰想要追求流量的话,那么在张可馨死后,她完全可以在网上发表一篇“情真意切”的悼文,在怀念两人友情的同时,再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艺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什么的,狼狼地地吸一波流量,为自己的工作室打打gg。
可是她没有,她什么都没有做。
这让顾客一下回忆起了,上次做客洛兰工作室时,那面“合影墙”上少掉的那幅相框。
或许,那其实就是工作室主人与张可馨的合照也说不定。
可真的有必要把事情做到这份上吗?
不为好友缅怀也就算了,甚至在人家死后还要赶紧把合照摘下来,就像是很怕大家知道她们曾经的关係似的。
洛兰究竟在迴避什么?
怀揣著这个疑问,顾乐將文档翻至最后一页。
这一页的內容相比之前要简洁了不少,只有几张图片。
分別是张可馨在五六月份,为三家借贷网站代言的gg,从截图的背景来看,gg似乎是被投放在了各大app上。
这种行为倒是有些少见,因为处在上升期的艺人大都“爱惜羽毛”,根本不可能会为这类“有风险”的网站代言,一般情况下经纪公司也不会允许,除非是艺人一意孤行。
难道是因为经济方面出了问题?这倒是能构成她轻生的理由不过以秦安收集情报的能力,如果张可馨真有这方面的问题,他应该不至於会毫无察觉。
顾乐用手指轻敲著桌面,眉头微皱。
截至目前,这份情报中,已经出现了两个明显“反直觉”的事件。
一是洛兰对张可馨死亡事件的过分冷漠,二是张可馨在这个时期选择为借贷网站代言,明显不符合逻辑。
只要搞清楚这两件事,或许就能解开谜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