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急病乱投医
《霸王別姬》的成功让北影厂与有荣焉,毕竟大部分的幕后工作人员都来自他们厂。但姜闻却似乎刻意迴避了这一点,或者是有意无意和赵坤別苗头,之前参加过《霸王別姬》的幕后主创都没用。
比如摄影师请了西影厂的顾长卫,灯光、美术、服装、道具等主创都是从八一厂请来了的。
当然厂標还是掛著青影厂的名头,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之前为了《霸王別姬》能够过审,在国內上映,学校付出的努力既有担当又令人感动。
所以小霍和这里大部分的人都不熟,姜闻故意没有介绍,她也乐得清静。
庆奶倒是过来打了个招呼,她知道眼前这个香港小姑娘和自家小狼狗之间的,虽然有心想从中调和的,却並不想拆台。
至於那些京城大爷们,他们有自己的所谓的骄傲,明知道自己不如对方,偏偏就不肯放下架子。看到姜闻有意冷落这位香港製片人,自然也就乐得看好戏。
唯一的例外大概只有冯晓刚,之前他作为《霸王別姬》的副导演和小霍打过交道,知道对方是赵坤的心腹。
而且眼瞅著人家小姑娘被人孤立,多少有点同病相怜的意思,毕竟他当年也是受尽白眼和冷落,只不过凭著捨得拉下脸,拍马溜须一路奋斗上来的。
当然了,锦上添易,雪中送炭难。
於是他便笑呵呵地凑过来:“哟,霍小姐,好久不见了。”
“冯导演,您好!”
小霍知道这位尖嘴猴腮自带狗腿子属性的副导演其实很受赵坤的看重,也就笑脸相迎。
而冯晓刚此时却瞪大了眼睛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同时还高举著大拇指,惊讶道:“果真是士別三日当刮目相看,霍小姐,您这普通话进步忒大了点,都有京城味道了,厉害!厉害!”
小霍觉得他太夸张了,说话还好听,笑道:“毕竟导演安排我在这边工作,隨乡入俗嘛。”
冯晓刚还记得几个月前小霍那一口烫嘴的普通话,一脸感慨道:“我认识不少香港人和广东话,他们来京城也想隨乡入俗,但我发现您不但是学的最快的,而且还是说的最好。对了,坤导儿那边新电影拍的怎么样了,快杀青了吧?”
“导演目前带著剧组在美国纽约拍摄,估计快杀青了。”
“咱们导儿这新电影肯定又能拿国际大奖!”
冯晓刚乐呵呵地先捧了一句,继而话锋一转道:“听说咱们的《霸王別姬》这次能代表国家参加明年奥斯卡的评选?”
“差不多吧,首先得先入围,还得靠哥伦比亚公司那边发力。”
虽然电影局那边还没有明確发文,但基本上已经定了,毕竟《霸王別姬》都拿了金棕櫚奖,大有一副捨我其谁的架势。
“必须得入围啊,前两年张一谋的两部电影都入围了,没道理咱们的《霸王別姬》不能入围啊!”
说到《霸王別姬》,冯晓刚一副与有荣焉,好歹自己也是副导演之一,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没有亲眼见证赵坤举起金棕櫚奖的那一刻。
“但愿吧。”小霍矜持道。
不过她也习惯了京城这边的人习惯性的吹牛逼,往往事情八字都还没一撇呢,就已经把话说的很满,好像就轻而易举一般。
冯晓刚略微迟疑了一下,瞅著小霍搓著手道:“明年三月份奥斯卡颁奖的时候,说不定我也在美国。”
“咦,冯导演,您有出国发展的计划?”
“没有没有。”
冯晓刚连连摆手,“就是—.—"
说著,他还刻意朝两边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我们中心正在筹备一部电视剧,叫《中国人在纽约》到时候全程在纽约取景拍摄。”
“是吗?”
听到这个消息,小霍也挺惊讶的。
她在京城待的时间长了,对这边的情况多少有了一点了解。
比如大陆这边观眾对买票看电影这件事热情不高,而且电影发行制度非常不完善,就比如《霸王別姬》一共发行了近五百个拷贝,目前为止据粗略估计国內票房已经接近五千万,但作为出品方的汤臣、梦工厂、兴隆电影以及青影厂的收益就是按单个拷贝价格,只有区区五百多万。
也难怪从一开始赵坤就对国內的收益期望不高。
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电视剧產业却在如火如茶地高速发展,观眾还是更愿意接受免费的东西。
而且她还知道这位冯导演参与拍摄的《编辑部的故事》和《渴望》都非常受欢迎,尤其是《渴望》据说甚至达到方人空巷的地步。
她一个人住在宾馆閒著无聊,也找来录像带看过,居然也看进去了,质量丝毫不比tvb出品的电视剧差,尤其是演员的表演明显更胜一筹。
同时也间接导致了她的普通话进步飞快。
不过相比tvb,大陆这边电视剧都是小本经营,毕竟这边的製片成本都很低。
但听到说要到纽约全程取景拍一部电视剧,不禁让小霍很惊讶,这成本可就大了,就连tvb都没干过这种事。
冯晓刚用力点了点头,看似很骄傲的样子,但很快就面露愁容道:“霍小姐,您別介意,我就这么一说,现在咱们中心正忙著找钱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拉到投资。”
小霍暗道了一声:“难怪!”
继而又不禁好奇道:“那你们这部电视剧得要多大投资啊?”
“听我们主任说起码得一百五十万美金!”
说话的同时,冯晓刚不禁心里一动。
如果说目前谁能轻轻鬆鬆拿得出这笔钱的非赵坤莫属,郑小龙之前也不是没有想到,只不过双方仅仅只是认识,没啥交情,最主要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但话也说回来,人家不但给王晓帅、管琥投资拍电影,更是给姜闻的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
投资了一百万美元。
好歹自己也是《霸王別姬》的副导演,之前也是鞍前马后,勤勤恳恳。如果自己找上门的话,
会不会有希望呢?
而且,他在京城电视剧中心从美工混到副导演,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导演。如果自己能拉来钱,郑小龙会不会给自己一个导演名额呢?
后世,王朔的好基友叶京说过,冯晓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於借鑑和利用比他更聪明的人。
眼瞅著小霍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不动声色地將目前正在筹备的这部《中国人在纽约》的大致情况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