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斯听见林有成的话,他也只是再次邀请而已,他也能够感受到林有成是真的压根就不嚮往好莱坞,也不对漂亮国那边有所好奇,似乎对於自己的国家相当自信,整个人採访的时候都有一种东方人难得自信。

这要是以后像林有成这样一位作家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可能会在网上大肆炒作一番,但是很显然现在是1992年的世界,国內对於林有成能够登上《时代》杂誌的作家,也只是认为林有成相当牛逼,但也仅仅如此,因为林有成本就如此牛逼,而不是因为登上了《时代》才牛逼。

甚至可以说,现在林有成上不上漂亮国《时代》杂誌都不会影响林有成的地位和影响力。

林有成自己也没有特別在意《时代》杂誌的这次採访。

虽然他不在意,但是文学圈和电影圈还是有不少討论的,毕竟林有成也算是国內作家编剧登上《时代》的第一人,要知道即便是导演可都还没有上过《时代》,这些都足以可见林有成这位作家编剧的牛逼。

当然,文学圈和电影圈早在林有成第一次卖给好莱坞公司的百万版权的剧本时候,就已经知道林有成的牛逼,实实在在的第一日,现在国內作者还没有像林有成这样直接卖给好莱坞的电影剧本的,这也更加让一眾文学圈的文学工作者羡慕不已。

那丰厚的外匯稿费是真的让他们心动,可是都没有像林有成那样的实力啊,这一篇短篇小说《爱》又被宝岛的导演侯晓贤拍成电影拿了金狮奖,还有同一个剧本直接同时卖给了好莱坞和香江两家公司,这也真的就让一眾作家和编剧羡慕。

当然,內地也有作家和编剧因为林有成给香江的电影公司写剧本,也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也是可以曲线找香江那边的影视公司合作,不过他们也很清楚即便如此,能够像林有成写得故事能够在两岸三地都被看中,那也是相当难得一件事。

家里几个孩子自然也听说了有外国记者来採访自己的父亲,虽然也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写的故事又被国外拍成电影,但是现在有国外的记者採访还是让他们感到一些新奇。

林兆美望著林有成,好奇地问道:“爸,外国记者这次为什么要採访你啊?”

“因为爸写的故事拍成电影在国外很受欢迎,还拿了奖。”

林有成笑著拍了拍林兆美的肩膀,说道:“而且不止一个故事。”

正是因为林有成这位东方编剧接连几部作品都相当成功,引起相当大的反响,《时代》才会特意来採访林有成,要不然单凭一部电影还是很难让杂誌把目光聚焦到电影背后的编剧身上。

林兆美又问道:“爸,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你写的这个电影啊?”

“因为国內还没有上映,等以后才会有机会上映。”

“什么时候啊?”

林有成听见林兆庆又问什么时候,不禁想了一下,真正说起来,漂亮国电影是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电影之一,早在1897年,漂亮国的电影便在上沪放映。后面战爭爆发后,欧洲电影產业陷入低谷,与此同时,漂亮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內抢占市场,成为当时国內影院中数量最多的外国电影,並对民国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是在那之后,一直到要到1994年10月,中影公司开始引进一系列漂亮国电影分帐大片,標誌著大陆电影市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开放阶段,要知道往前回溯几年,那时大陆每年只有甚少的漂亮国电影公映,即使不是好莱坞商业巨作,但大部分仍会引发观眾的追捧热情,比如引领过上世纪80年代迪厅热潮的《霹雳舞》等,据说引入均价每部是2万美元买断版权。

这后面中影公司负责同步引进漂亮国商业大片,並与好莱坞製片公司根据国內票房动態分帐,由此为当日死气沉沉的电影行业吹来一股新风。但也就是从1994到2001年的八年,电影票房的杆位一直都由引进的好莱坞大片包揽,唯一例外是2000年的主旋律片《生死抉择》。直到2002年国產商业大片《英雄》成了年度票房收入冠军,国內电影製作全面復甦,行业才又迎来一波新的发展。

林有成想著国產电影的发展,也很明白依旧是任重而道远,这样的念头闪过,转过头望著林兆美,说道:“等过两年就能够在国內看得见了。”

林有成觉得也可能不用等到过两年,毕竟现在他和好莱坞合作的电影也是可以被引进的,就是要看到引进形式能不能谈下来,当然即便不能谈下来,等到后面放开好莱坞的商业片,国內的观眾应该也会看到他写的电影剧本,毕竟怎么说也是国內编剧的作品,引进好莱坞电影的时候自然也是不差那几部。

林兆美听见林有成的话,眉头微微一皱,说道:“还要等那么久啊。”

林有成笑了笑,时代的浪潮之下,这以后的国產电影一直要到2002年才能真正拿到年度票房收入冠军,这才是真正漫长的时间……

这么一想,林有成的目光不禁又落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等到2002年的时候,林兆喜应该已经大学毕业都三年了,如果这以后真的做了导演,能不能不让国內电影票房的杆位一直由好莱坞大片包揽?

他的女儿能不能也做国內第一票房的女导演?

那个时候没准也能上《时代》,做国內导演界的第一人,而且还是父女俩都上过《时代》?

这个念头也只是在林有成脑子里一闪而过,望著林兆喜不禁笑了,觉得自己想得太远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